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數據顯示,日本和韓國人均每年喝200杯咖啡,美國是400杯,而歐洲則是驚人的750杯。
中國的人均咖啡消費量雖沒這么高,但增長迅速。
這幾年,明顯能感覺到周圍越來越多的人喝上了咖啡,特別是年輕人。
隨著咖啡的不斷“普及”,除了咖啡獨特的風味,大家也開始關心咖啡的“功效”。
咖啡續命?里面到底“藏”了啥?
早上喝一杯,飯后來一杯,咖啡成了很多人的續命神器。
咖啡到底有什么魔力,讓人如此著迷?
愛喝咖啡,或許不需要太多理由。
但若要討論咖啡的健康收益,我們就必須先搞清楚里面究竟有啥。
咖啡中含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學物質高達數百種!
一、生物堿
咖啡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之一,包括我們熟悉的咖啡因,以及不太熟悉的葫蘆巴堿、可可堿、煙酸等。
咖啡因:一種刺激性神經遞質,能夠促使神經系統興奮,提高警覺性和注意力并減輕疲勞感。
葫蘆巴堿:主要作為植物激素、膳食成分和人類尿液代謝物發揮其功能,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能調節糖脂代謝,對神經系統、心血管、抑制腫瘤細胞均有益處。
二、酚酸類化合物
綠原酸:至少存在30種不同的類型,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癌和免疫調節等多種生物活性作用。
咖啡酸:通過植物的次級代謝合成,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和抗癌等廣泛的藥理作用。
三、萜類化合物
包括咖啡豆醇和咖啡醇,具有抗炎、抗腫瘤的作用,但其在咖啡中的含量水平受烘焙程度影響,強烈烘焙條件會導致其含量的減少。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經常喝咖啡,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喝咖啡,對身體有什么好處?除了“精神抖擻”之外。
喝咖啡的人,“神經”損傷小
一項研究針對“中老年男性10年內的認知能力下降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喝咖啡的男性認知能力下降率(1.2%)低于不喝咖啡的男性(1.4%)。
咖啡因通過調節促炎癥因子的表達,從而降低炎癥反應和氧化損傷。
綠原酸和咖啡酸通過抑制乙酰膽堿酯酶和丁酰膽堿酯酶的活性,恢復膽堿能缺陷。
此外,咖啡豆中的酸類物質還能有效抑制谷氨酸興奮毒性。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通過抗氧、抗炎、抗凋亡的機制,咖啡可以保護神經元,改善神經傳導,減輕認知功能的下降。
喝咖啡的人,腸胃菌群好
綠原酸具有廣泛的抗菌譜,包括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能直接抑制部分有害菌的生長,其代謝產物還能為有益菌提供營養,使有益菌處于相對的競爭優勢,從而調節微生物菌群的平衡。
咖啡中的多糖被微生物降解時會產生有機酸,能改變腸道的酸堿平衡,適當的酸堿平衡有助于維持正常的微生物群,抑制有害菌的生長。
喝咖啡的人,血糖波動小
胰島素細胞是胰島中負責產生胰島素的關鍵細胞,慢性高血糖或炎癥狀態下,胰島B細胞容易受到損傷,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
咖啡中的咖啡酰基奎寧酸、咖啡因和綠原酸等成分,能夠通過抑制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來減少胰島素細胞的損傷,保護胰島B細胞的功能與存活。
同時,咖啡因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咖啡酰基奎寧酸、綠原酸等能降低細胞對胰島素的抵抗性,綠原酸還有一定抑制葡萄糖吸收及減緩腸道葡萄糖釋放的作用,相互協同有助于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
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的結果:每日飲用3杯以上咖啡的芬蘭人,其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顯著低于飲用2杯以下的人。
喝咖啡的人,心血管毛病少
根據一項Meta分析的結果顯示,適量飲用咖啡(每日2~4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這種效果可能與咖啡中的綠原酸有關,其具有多種機制來抑制血管活性氧的產生、降低氧化應激水平及提高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度。
另外,適量飲用咖啡對冠狀動脈疾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也具有改善作用。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研究發現,單次攝入咖啡因200~300 mg,可顯著升高1~3 h或更長時間的舒張壓與收縮壓。
由于腺苷受體刺激誘導血管舒張,而咖啡因拮抗作用使血管收縮和總外周阻力增加,最終導致血壓和心率增加。
相反的,咖啡中的綠原酸代謝產物會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細胞,控制血管舒張和血管收縮,達到降壓的作用。
一項前瞻性觀察研究發現,與每日飲用咖啡少于1杯的人群相比,每日飲用3杯以上的咖啡并不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同時,與不飲用咖啡的人群比較,每日飲用低于3杯咖啡的人,高血壓風險更高;而日飲用大于6杯咖啡的人,高血壓風險降低。
可見,血壓升高的風險與咖啡的飲用量相關,喝少了或許反而不好。
這6類人不建議喝咖啡,警惕負面影響
咖啡雖好,也要適度。
綜合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歐盟食品安全局、加拿大衛生部、澳新食品標準局等國際權威機構的觀點,《咖啡與健康的相關科學共識》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不超過3~5杯,不同人群根據自身情況合理掌握飲用頻次和飲用量。
對于一些特殊人群來說,更是不建議喝咖啡。
①骨質疏松患者
中國《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提示,大量飲用咖啡會影響鈣的吸收,增加骨質疏松風險。
即便是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喝咖啡也建議控制在3杯以內,同時保持足夠的鈣和維生素攝入,并輔以適度的運動和陽光照射,從而降低骨質疏松的風險。
②對咖啡因敏感的人
有些人對咖啡因比較敏感,喝完咖啡后會出現心跳加速、惡心、頭暈等不適感;也有人喝咖啡容易導致失眠。
建議根據自身情況,酌情控制飲用頻次和飲用量,不要勉強自己。
③孕婦、乳母
由于咖啡因的親脂性特征,其容易穿過細胞膜,包括胎盤屏障和血腦屏障。
孕期喝咖啡,咖啡因會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而胎兒對咖啡因的代謝能力十分有限,可能導致胎動異常、早產、流產。
咖啡因也會進入乳汁,可能導致嬰兒睡眠障礙。
④消化道疾病患者
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如果存在消化道潰瘍、胃炎等疾病的患者,盡量少喝咖啡。
⑤兒童、青少年
生長發育期過量的咖啡因攝入,可能導致失眠、亢奮、焦慮、食欲減退等不良反應。
⑥正在服藥的人
許多藥物的代謝可能受咖啡因的影響,造成藥物效果的變化而影響疾病治療,建議用藥期間別喝咖啡。
*部分圖片來源:freepik.com
參考文獻:
[1]段儀,劉秦明,盧開華,等. 咖啡生物活性物質及其健康功效研究進展[J]. 食品工業科技,2025,46(7):11-21.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4060149.
[2]劉曉荻. 多喝咖啡腸胃更健康[J]. 基礎醫學與臨床,2020,40(8):1134.
[3]喝咖啡或降低患肝癌風險[J]. 中國食品學報,2019,19(12):176.
[4]咖啡并非人人都能喝七類人尤其不要喝[J]. 中國食品,2021(5):154-155.
[5]思雨. 科學解讀咖啡與健康的關系[J]. 中國食品,2016(14):136-137. DOI:10.3969/j.issn.1000-1085.2016.14.053.
[6]《咖啡與健康的相關科學共識》發布咖啡不致癌但增加骨質疏松風險[J]. 中國食品,2018(20):42.
[7]張蘭,李鐸. 飲用咖啡能防治2型糖尿病嗎?[J]. 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12):944-945. DOI:10.3969/j.issn.1006-6187.2012.12.0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