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時代,公眾人物的一舉一動都被置于放大鏡下,陳麗君因“賈寶玉是長子長孫”言論引發爭議便是典型一例。據都市快報報道,近日,陳麗君在《我的大觀園》返場表演時落淚道歉,誠懇表示以后會讓嘴和腦子保持一致。陳麗君一句話掀起如此波瀾,背后反映的是大眾對傳統文化認知的高度關注,以及文化傳承中諸多值得探討的問題。
陳麗君資料圖 CFP供圖
陳麗君憑借自身的努力與獨特魅力,成為越劇界的“流量擔當”,對越劇的破圈傳播貢獻卓越。她讓更多年輕人關注到越劇這一傳統藝術,為其發展注入新活力。她此次擔綱《我的大觀園》中賈寶玉一角,也肩負著以越劇形式演繹經典的重任。
陳麗君落淚道歉,這既是對輿論的及時回應,更是一次難能可貴的自我反思。出現錯誤本無可厚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關鍵在于如何對待認知的更新。陳麗君的道歉,展現出了她的擔當。她沒有逃避,而是直面問題,這種態度值得肯定。這可能是陳麗君成長道路上的小插曲,也是成長的必經階段。對于追隨她的年輕粉絲來說,成長型的偶像則是更為值得“粉”的對象。一同成長和進步,才是偶像與粉絲最好的雙向奔赴。
陳麗君事件背后,并非針對個人,而是公眾對經典文化的重視與捍衛。《紅樓夢》作為中國文學的經典之作,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早已融入大眾的文化認知中。人們對陳麗君錯誤言論的關注,正是源于對經典的尊重,不容許經典被隨意曲解。這也提醒公眾人物,在享有高關注度與影響力的同時,需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特別是在傳播文化時,稍有差池便可能誤導大眾,所以更應謹言慎行,深入鉆研,不斷完善自身。不妨以此為契機,和陳麗君一起,帶動更多人深入了解《紅樓夢》這部經典著作,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彩。
陳麗君起到了一個青年偶像的良好示范作用,也給當下文化傳播提出更高要求。傳播經典文化時,務必嚴謹認真,深入理解經典的內涵與精髓,不能一知半解就隨意表達。從這一事件出發,我們應思考如何真正讓傳統文化得以準確、完整地傳承與發揚。在流量至上的時代,過于追求熱度與流量,有可能忽視文化傳播的質量與準確性。長此以往,不僅會誤導大眾對文化的認知,還會破壞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生態環境。文化傳播不是簡單的娛樂行為,而是肩負著傳承和弘揚文化的重任。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視頻 趙晨
校對 石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