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兩個大國交戰,一個大國眼看取得了勝利,而另一個大國出現了人員短缺的現象。快要取得勝利的國家出現了幾個人,呼聲比較強烈,說是戰爭讓年輕人送死,而且要反對國家元首。這種觀點可靠嗎?
當然不太可靠。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是不同的,甚至每個人看待世界都是不同的。戰爭只要發生了,就無所謂善與惡。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沒有什么公理和道義。即便孔子周游列國,要兜售他的“仁”的學說,也不會被國君們采納。國君發動戰爭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要掠奪資源,掠奪人口。在生存是第一要義的前提下,國家的人口激增,就迫切地需要擴大地盤,需要掠奪更多的生存資源,而不是控制人口數量。不管是主動挑起的侵略戰爭,還是主動保衛國家的衛國戰爭,本身都是戰爭,都會造成大量人員的死亡。戰爭就是殺人的機器,不管是將軍還是士兵,都有可能在這座轟鳴的機器面前灰飛煙滅。幸存下來的人可以歌頌勝利,歌頌國家元首的偉大,卻不會永遠悼念那些死去的將軍或士兵。因為人永遠要向前看,而不能只是向后看。杜甫在《石壕吏》中寫道:“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陶淵明寫道:“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戰爭就是這么回事,似乎是內嵌在人類基因里的東西,一旦人類數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為了掠奪資源而爆發戰爭。不管是以何種說辭來解釋戰爭的發生,都是孱弱無力的。因為戰爭一旦發生,就無所謂善惡,無所謂公平和正義,只有勝利者才有發言權,或者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而失敗者早已經失掉了話語權,即便被污蔑,被詆毀,也已經毫無還手之力了。
歷史上的戰爭勝利者改寫史書的現象不在少數,甚至把屠殺者描繪成救世者,把被屠殺者描繪成妖魔鬼怪。從皇帝戰蚩尤的傳說就可以看出來,皇帝最終勝利了,成為一個民族的始祖,而蚩尤被打敗了,就被妖魔化,其實只不過是蚩尤部落進化得比較慢,文明沒有發展到皇帝部落的文明程度,被打敗之后,就完全失掉了話語權。歷史上其他的戰爭也是如此,誰勝了誰就擁有話語權,誰就可以支配歷史的寫作。但戰爭本身是殘酷的,會讓很多年輕人奔赴前線,也會讓一部分死去。不管是勝利的一方還是失敗的一方,都會有士兵或將軍死去。有戰爭就會有死人的現象,而且變得不可避免。即便是發動侵略戰爭,發動者也會美化這種戰爭,就像二戰時期的希特勒要征服劣等民族一樣,而且強調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最終發動了赤裸裸的侵略戰爭,不但己方的人死傷很多,而且別的國家的人死傷也很多。越是這樣,發動戰爭的人就越是要不斷侵略,而不會顧及人員的死亡,不會顧及青年人的生命黯然隕落。因為衡量掠奪的資源和年輕人的生命,發動戰爭的人永遠看重的是掠奪的資源。
掠奪資源以后就可以永遠占有,年輕人死了以后并不算什么,國內的人還可以再生,以至于生生不已。越是這樣,戰爭就越是不可避免,而戰場上死亡的事件越是頻繁發生。恰恰是將要勝利的國家出現了反對者,說是國家元首送青年人去死,卻沒有看到整個戰爭的情況,沒有看到為國家利益而發動戰爭的必要性。國家元首永遠站在國家層面看問題,要顧全國家利益,而且要為了國家利益而發動戰爭,雖然有些偏激,但并不能讓整個國家的人受苦受難,也不能讓國家安全受到威脅。不然國家就會受到他國的挾制,甚至整天處在危急之中。但國內的反對者并不這樣看,而是從個人主義角度出發,從生命價值與倫理的角度出發,認為戰爭是殘酷的,而發動戰爭的人是邪惡的。出發點不一樣,看法也就不一樣。戰爭會造成巨大的傷亡,會讓很多年輕人去死,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戰爭的目的往往容易讓人們忽略,也容易引發人道主義危機。反戰的人士始終要求停止戰爭,停止殺戮,停止國與國之間的爭端,消除國與國之間的矛盾,甚至要實現世界大同。這種理想無可厚非,但在每一個國家都變得功利化的方面來看,消除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幾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國家都變得極端功利化,除了貿易方面要保護自己,還要在軍事方面保護自己,不但要打貿易戰,而且要打一場真實的戰爭,甚至要派出很多軍隊駐在別的國家,對敵對國形成合圍之勢,最終迫使敵對國乖乖就犯。倘若敵對國反抗,就會爆發戰爭。當然也有的國家感覺受到了外來的威脅,就要果斷出擊,消除這種危險,不然就會世世代代受到限制。從國家領導人的角度來看,發動戰爭是為國家利益著想,當然也不乏有獨裁者發動戰爭。而從普通民眾的角度來看,戰爭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尤其會造成年輕人的傷亡,這是很多人不愿看到的。因為年輕人是社會的棟梁,也是未來的希望,倘若大量的年輕人死亡,社會并不能補充大量的年輕人,就會出現社會勞動力減少的現象,也會讓很多年輕人的父母傷透了心。而快要戰敗的國家,年輕人已經沒有了,都在戰場上打光了,甚至中老年人也在戰場上打光了,女兵們也快打光了,國內的人口銳減,卻沒有出現反對的浪潮,因為他們是在進行所謂的衛國戰爭,卻往往被領導人玩弄,甚至被一些超級大國支配。當民眾被洗腦之后,就不會反抗了,當然反抗也沒用,因為很多人都被強迫送上了戰場,想回來的時候已經不可能的,只有戰死沙場,卻并不能當逃兵。當逃兵會被自己人打死,而戰死沙場還算是英雄,卻領不到撫恤金,因為撫恤金已經被所謂的國家元首貪污了。
戰爭就是這么殘酷,反戰的人士始終在反對戰爭。但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不但年輕人會在戰爭中死亡,而且中老年人也會在戰爭中死亡,甚至一些婦女和十幾歲的孩子都上了戰場,怎么說都是人道主義危機。反對者沒有和國家元首站在一個層面上思考問題,只是各說各的道理,最終還是擁有話語權的國家元首占了上風,戰爭當然不可避免,人口會銳減,提出戰爭讓年輕人送死的人也會逐漸變少,甚至消失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