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號在特朗普飛回華盛頓的專機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接受媒體的采訪,面對記者提問突然情緒失控。
當時記者正在問特朗普關于美俄之間會談的進度問題,但在特朗普得知記者是華爾街日報的時候,當場破防稱華爾街日報已經墮落,是一個爛報紙,還硬是扯出來是中國在美國的“代理人”。
能看出來特朗普的壓力也是很大,因為現在不僅要面對對外關稅問題,現在內部又冒出來了新問題。
美國六州長聯合反對特朗普,要組團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并且要進行貿易獨立。
繼加利福尼亞州宣布繞開聯邦政府推進貿易自主權后,美國東北部六個州聯合加拿大六個省份,正式啟動跨境貿易合作框架,直接無視白宮主導的關稅政策。
這一系列動作不僅引發聯邦政府強烈反彈,更將特朗普推入政治與法律的雙重困境。
作為美國經濟總量最高的州,加州的GDP在2023年達到3.9萬億美元,若獨立核算可位列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該州港口承擔全美40%的進口貨物,但自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關稅以來,洛杉磯港集裝箱吞吐量銳減35%,長灘港農產品滯留量激增48%。
所以加州州長選擇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特朗普政府濫用行政權力損害地方經濟。并稱加州已經準備好向全球貿易伙伴對話。
加州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簽署太平洋氣候貿易協定,約定雙方企業在清潔能源、電動汽車領域享受零關稅待遇。
而且已有37家中國新能源企業與加州展開接觸,特斯拉上海工廠更計劃在加州設立北美研發中心,加州州長自然有底氣硬剛白宮。
白宮貿易代表戴琪公開譴責此舉動搖聯邦權威,但加州司法部長反駁憲法從未禁止州政府與外國實體進行商業合作。
加州的示范效應迅速蔓延至美國東北部。紐約州、馬薩諸塞州等六個民主黨主政州,聯合加拿大魁北克省、安大略省等地區,于2024年簽署協作宣言。
根據協議,參與方將在制造業零部件、乳制品、林業產品等關鍵領域取消關稅壁壘,并建立聯合物流網絡。
數據顯示,這六個州與加拿大年貿易額達2170億美元,占美加貿易總量的28%。
以緬因州龍蝦產業為例,特朗普政府對歐盟征收的報復性關稅導致該州出口額暴跌42%,而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通過協議以零關稅接收其85%的滯銷庫存。
紐約州長稱當聯邦政策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我們有責任保護本州企業和工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行動獲得兩黨基層支持,康涅狄格州議會以89:12的壓倒性票數通過協作法案,連該州共和黨領袖都投下贊成票。
特朗普的應對策略暴露出聯邦政府的力不從心,司法部雖起訴加州違憲,但最高法院裁定聯邦無權禁止州政府開展對外貿易。
商務部威脅取消東北六州的出口補貼資格,卻遭18名共和黨議員聯名反對,認為這將損害本土中小企業。
更嚴峻的是,蓋洛普最新民調顯示,61%的美國人支持州政府自主制定貿易政策,在搖擺州這一比例甚至達到67%。
民主黨把這事兒到處宣傳稱特朗普讓美國分裂,而共和黨內部也出現裂痕,佛蒙特州州長斯科特的反水,讓特朗普在關鍵搖擺州的支持率大跌。
法律專家指出,這場博弈的核心在于對憲法商業條款的百年爭議。
聯邦憲法第一條第八款賦予國會管理州際和對外貿易的權力,但第十修正案同時規定未授予聯邦的權力由各州保留。
這種各州的單干行為正在引發連鎖反應,得克薩斯州議會近期討論與墨西哥建立能源聯盟,計劃繞過聯邦許可直接出口頁巖油。
佛羅里達州則推動加勒比貿易促進法案,試圖壟斷對古巴、牙買加的農產品出口。
像這次這么大規模的集體抗命,還是頭一回。甚至有法律專家調侃美國現在不是聯邦制,而是州聯制。
若當前趨勢持續,到2025年可能有超過30個州建立區域性貿易機制,導致聯邦關稅體系名存實亡。
這種分裂態勢已產生實質經濟影響。由于各州關稅政策不統一零售巨頭的全國供應鏈成本上升。
特斯拉也被迫在加州和得州設立兩套零部件采購體系,甚至美國小麥出口委員會警告,各州自主談判可能引發全球買家壓價。
政策不確定性正在削弱企業投資意愿,這是通脹難以回落的重要原因
面對地方政府的集體反叛,特朗普的極限施壓策略遭遇重挫。
其引以為傲的關稅武器在2023年第四季度反而導致美國貿易逆差擴大至891億美元,創下8個月新高。
更尷尬的是原本被視為鐵桿支持者的傳統產業也在倒戈。例如農機制造商迪爾公司宣布將35%產能轉移至加拿大,以規避歐盟反制關稅。
若最高法院最終裁定地方政府有權制定貿易政策,美國或將面臨世貿規則下的集體訴訟,因為164個成員國都是與聯邦政府而非州政府簽署協議。
國際上,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已啟動預案,研究如何與加州等次級政府實體建立直接對話機制。
中國商務部則加快推動與地方政府的合作,目前已有廣東、江蘇等六省與加州簽訂合作備忘錄。
日本經濟產業省直言與其等待不可預測的聯邦政策,不如提前布局地方經濟圈。
地方政府能否替代聯邦行使經貿權力,這取決于各州能否形成統一陣線。目前看他們更多是各自為戰,這反而可能加劇市場碎片化。
美國立國之初,聯邦黨人與反聯邦黨人就中央與地方權力劃分展開激烈辯論。如今,相同的憲法條文在全球化時代遭遇全新挑戰。
各州的經濟獨立運動看似維護地方利益,實則動搖了現代國家統一對外經濟主權的基本職能。
這場危機也折射出美國政治生態的深層病變。當兩黨惡斗導致聯邦政府長期癱瘓,地方政府不得不選擇自主。
當美國優先演變成人人自保,所謂合眾國正在退化為地理名詞。
特朗普或許不是分裂的始作俑者,但他確實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他需要努力彌合白宮與各州之間的分歧,增強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之間的合作與協調。還需要在國際上積極修復與其他國家的關系,重塑美國的國際形象。
但這并非易事,特朗普現在面臨內外雙重困境。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間的全權力平衡問題正在阻礙美國的政策決策效率和政局的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