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清華大學新生報到現場。
一位穿著淺藍色襯衣的大一新生正井然有序地辦理入學手續。
當招生老師接過他的登記資料時,驚訝地發現:
這位學生名叫吳善柳,今年已經32歲了。
32歲才上大一,這確實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呀?
招生老師忍不住好奇,便和吳善柳聊了起來。
這才得知,吳善柳已經復讀了整整9年,總共參加了10次高考。
這些年里,他收到了多所知名大學的錄取通知,但他每次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因為他的目標只有清華大學,非清華不上。
他為何如此執著于清華?從清華畢業后,他的人生發展如何?是否達到了自己的預期呢?
掙扎與沉淪:退學風波
2000年的夏天,18歲的吳善柳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轉折——高考。
平時成績優異的他對這次考試信心滿滿。
然而,當他坐在考場上看到滿是陌生題型的試卷時,大腦瞬間一片空白。
無奈之下,他只能硬著頭皮答題,盡量把每道題都填上答案。
鈴聲響起后,他垂頭喪氣地走出考場,沒想到自己會在這么重要的時刻翻車。
等到成績公布后,他的分數連二本線都沒達到,只能選擇一些三本院校。
這讓吳善柳十分懊惱,畢竟從小到大,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只是到了高中才被別人超越,后來他通過放棄娛樂活動重新趕了上來,卻沒想到結果會這樣。
吳善柳和父母商量復讀的事情,幸運的是,父母非常理解和支持他,將他送到了一所更好的學校復讀。
復讀生的壓力通常比應屆生更大,但此時的吳善柳早已在挫折中成長。
他幾乎對外界的一切都不聞不問,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并吸取教訓,購買了大量的課外書籍來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次他成功被北京交通大學錄取。
對于一個小縣城的孩子來說,能考上一所211重點大學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吳善柳也覺得這樣的學歷足以匹配自己的努力,于是滿懷期待地踏入了大學校園。
大學生活確實美好,可以自由支配時間,功課也沒有高中那么繁重,吳善柳十分享受這種狀態,但并沒有完全放松,仍然把學業放在首位。
可人總是向往更美好的事物,吳善柳一直夢想著進入人們心中的頂尖學府清華大學去看看。沒想到這一決定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吳善柳拉著兩個室友來到清華校園,眼前的景象讓他深受震撼。
這所百年名校處處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無論是匆匆而過的學子,還是科研室里忙碌的學者,都展現出一種強大的魅力,深深印刻在他的心里。
雖然知道復讀的艱辛,他還是帶著一絲遺憾離開了清華校園。
回到北交大的他,腦海中始終縈繞著清華大學的身影,甚至影響到了他的正常生活和學習。
他的狀態越來越差,最后干脆躺平,不去上課,考試成績也一塌糊涂。
輔導員發現了他的異常,把他叫到辦公室談話,希望能勸他回頭。
可吳善柳一時沖動,竟然選擇了退學。
執念復讀,清華夢圓
離開學校的他沒敢立刻告訴父親,他害怕遭到責備。
但生活還得繼續,他只能去找工作養活自己。
在北京這個城市,沒有學歷、沒有經驗、沒有背景的他,想找一份體面的工作簡直難如登天。
迫不得已,他只能去做一些最基礎的工作,比如餐廳服務員、工地搬磚工、工廠普工等等,這些工作對四肢不勤的他來說簡直就是折磨。
以前身邊都是“書生”,現在周圍全是沒什么文化的農民工,這讓他心中的不平衡感愈發強烈。
這份不平衡加上內心的不甘,最終促使他向家人坦白,并提出繼續復讀考清華的請求。
得知這一消息的父親并沒有像他想象的那樣責怪他,而是繼續支持兒子復讀,他不愿意讓兒子就這樣“窩囊”地度過一生。
只是吳善柳沒想到,備考清華的道路竟是如此坎坷漫長。
此時的吳善柳已經25歲,按正常的人生軌跡,早就該大學畢業了。
但他又重新回到了起點。
經過三個月的緊張備考,吳善柳再一次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社會鍛煉三年的他并未忘記那些知識,成功考上了北京師范大學。
但這并非他想要的結果。
于是他參加了人生中的第四次高考,結果還是被北京師范大學錄取。
這時,父母已經開始動搖,紛紛勸他放棄清華夢,接受現實,安心當個老師也不錯。
可吳善柳毫不動搖,又接連參加了5次高考,其中還包括北京大學。盡管北大與清華齊名,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府,但吳善柳對此毫無興趣。
直到2014年,吳善柳參加了人生中的第10次高考,這次他終于得償所愿,以欽州理科狀元的身份被清華錄取。
當32歲的他拿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已近中年的他激動得像個十幾歲的孩子一樣哭了出來。
不過,他還沒有意識到前方的道路并不平坦。
高學歷碰壁:選擇值得嗎?
有人質疑他是為了出名而作秀。
但他回應說,沒有人會拿自己的前途命運開玩笑。
還有人猜測他是為學校政績而這么做,背后或許有利益驅使。
但吳善柳表示自己從未收到過任何獎金。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稱贊他的堅持和努力,甚至把他當作孩子的榜樣。
面對這些褒貶不一的聲音,吳善柳漸漸一笑置之。
他滿懷欣喜地走進夢寐以求的清華校園,準備開啟新的人生篇章。
然而,他和同學之間的年齡差距讓他備受打擊。同齡人早已事業穩定,甚至結婚生子,這讓他倍感焦慮。
每天看著同學們熱情洋溢地參加各種校園活動,他仿佛已經與這個世界脫節。
即便如此,他依然沉浸在學習中,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
四年后,36歲的他順利畢業,拿到了那張閃閃發光的清華畢業證書。
拍畢業照時,同學們討論著未來的去向,有人拿到了保研名額,有人選擇繼續深造考研考博,還有人聽從家里安排出國留學……
對他們來說,未來還有大把時間可以規劃,但對于吳善柳而言,他已經沒有時間再“浪費”了。
他拿著清華文憑四處找工作,本以為高學歷會給他帶來一些優勢,卻沒想到輸在了年齡上。
與同齡人相比,他的學歷固然不差,但在工作經驗方面卻被遠遠甩在后面。
無奈之下,吳善柳只能接受現實,離開人才濟濟的北京。
最終,他只能進入一所民辦學校擔任數學教師,月薪僅4000元。
而且他的口音和教學方式也讓許多學生難以適應,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這樣的結果顯然與他最初的設想相去甚遠,但他再也沒有機會后悔了。
如今,他已經做出了一些改變,也會在課堂上用自己的經歷告誡學生們勇敢追夢。
據說,憑借自己的努力,他的月薪成功提升到了兩萬元,也算是對自己多年付出的一個交代。
有人說,他是在浪費生命,也有人認為他太固執……
但人生充滿了選擇,也許這份選擇讓他獲得了與眾不同的經驗。
不可否認的是,他這份堅持追夢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對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