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療費用高企,越來越多的人考慮為自己的“毛孩子”上一份寵物保險,這個本來充滿溫度和愛心的金融產品,卻也被新型保險詐騙“盯”上了。
深圳申女士就遭遇到這種情況:其12歲泰迪犬被診斷為輸尿管結石后,涉事醫院以“保險可報銷70%”為由誘導選擇3.2萬元微創手術,卻在病歷日期、寵物年齡等關鍵信息上“動手腳”,最終因材料造假遭保險公司拒賠。事件背后,暴露出部分醫療機構與消費者形成的畸形“利益同盟”——醫院通過虛增項目、篡改病史抬高診療費,消費者在不自覺中陷入帶病投保、偽造材料套取理賠金的“陷阱”。
投保時隱瞞寵物病史,不僅會被拒賠,還將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2023年查處的上海一起消費者騙保案件中,消費者不僅被追繳全部理賠款,并處以3倍罰金,累計賠付金額超12萬元。
面對騙保亂象,行業聯合懲戒機制正在形成。涉事醫院不僅會被取消定點資質,其信用污點還將直接影響企業后續經營活動。消費者若存在騙保記錄,會被納入央行征信系統,從而影響房貸、就業、出行等眾多方面。
“寵物保險本質是風險轉移工具,不應成為新型詐騙工具。”行業專家呼吁,寵物主應選擇透明定價的合規機構就診,切勿因僥幸心理卷入騙保漩渦。監管部門、保險機構、寵物主需形成三方合力,共同維護這個充滿溫度的藍海市場。
原標題:《“毛孩子”看病貴?當心寵物險被新型保險詐騙“盯”上》
欄目主編:戎兵
來源:作者:文匯報 唐瑋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