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營油城義工愛心協會 蘆鴻雁
五月的黃河入海口,晨光熹微中泛起粼粼波光,濕潤的海風裹挾著蘆葦的清香撲面而來。2025年5月3日清晨,東營油城義工愛心協會的39名志愿者身著鮮紅馬甲,如同躍動的火苗般點亮了黃河口旅游區的每個角落。在這個“國際勞動節”假期的重要節點,志愿者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文明旅游志愿服務工作,在母親河與渤海相擁的壯闊畫卷中,書寫著新時代志愿服務的生動篇章。
晨曦初露時,景區入口處的購票二維碼立牌處已排起蜿蜒長隊,作為志愿者,我們成為連接傳統與科技的橋梁。面對絡繹不絕的中老年游客群體,我們提供一對一購票指導,躬身幫助銀發游客完成線上購票。“阿姨您看,先用微信掃這個二維碼,60歲以上的老人只需要買半價車票,不需要門票……”我們半蹲在每位老年游客前,將手機屏幕調整到適合老人觀看的角度。當遇到網絡信號不穩時,我們會及時引導游客轉至人工窗口,確保每位游客都能順暢購票。
步入游客中心,志愿者們猶如精密運作的齒輪,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維持著秩序與效率。我們化身“人形導覽圖”,在維持檢票秩序的同時提供精準咨詢服務。“您想看河海分界線的話,建議直接坐車到遠望樓下車,購買游船票即可”“帶孩子的話推薦先體驗VR影院或泥灘捉蟹”,我們根據不同游客需求定制游覽路線。志愿者們對大廳內的游客進行分流,讓檢票區域變得井然有序。
在鳥類博物館的穹頂之下,志愿者們守護著這片知識的殿堂。我們輕聲提醒追逐嬉戲的孩童小心玻璃展柜,當看到有游客舉起自拍桿欲翻越護欄時,我們用幫拍的方式巧妙化解不文明行為。這些細膩的服務讓原本肅靜的展館既保持著應有的秩序,又增添了人文溫度。
正午時分的購物區迎來客流高峰,志愿者們主動拓展服務邊界。我們協助商戶整理貨架,同時提前熟悉特色產品的相關知識,為游客答疑解惑,保證其較好的旅游及購物體驗。
白鸛湖畔、天然柳林及鳥島處,志愿者們將服務延伸成自然課堂。我們提醒前來觀光的游客禁止亂扔垃圾,將生態保護理念融入志愿服務,引導觀光完畢的乘客前往乘車點乘車,維持隊伍秩序,倡導文明出游理念。
遠望樓前的游船碼頭是今日服務的關鍵節點。面對渴望觀賞河海交匯奇觀的游客,我們將服務細化為"購票三步曲",講解安全須知、指導線上購票、引導游客前往候船區域。在VR體驗館,我們將科技服務做到極致,幫助游客調節座椅幅度,緩解游客初次體驗的緊張感。每次體驗結束,我們都會仔細擦拭3D眼鏡,這個細節讓許多游客豎起大拇指。
服務過程中閃耀的人性光輝最是動人。下午,一名游客發現手機遺失在大巴車上后焦急萬分,我們安撫游客情緒,立即幫助他聯系游客中心服務臺,通知各大巴司機留意失物,告知游客找回后會為其郵寄到家,游客表示感謝后放心離開。
這場春日的志愿服務行動,恰如黃河入海時的磅礴與細膩共存。志愿者們既是用科技賦能服務的創新者,也是傳統文化溫度的傳遞者;既是生態文明的守護者,更是人性光輝的點燈人。當現代旅游遇上志愿精神,催生出的不僅是秩序井然的游覽環境,更是人與人之間真誠互助的美好圖景。東營油城義工愛心協會用實踐證明,真正的文明旅游服務,應當是科技與人文的琴瑟和鳴,是規范與溫情的相得益彰,是讓每位游客在領略自然奇跡的同時,更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溫度與情懷。
海風掠過萬畝蘆葦蕩,將志愿者們的笑聲傳向遠方。黃河口旅游區的每一寸土地都銘記著這些紅色身影的故事——用智慧化解購票難題,用創意守護參觀秩序,用專業筑牢安全防線,更用真誠締造了無數暖心瞬間。這些點點滴滴,終將匯聚成文明旅游的星辰大海,在母親河奔流入海的永恒樂章中,譜寫出屬于新時代志愿者的璀璨詩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