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件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相關(guān)作品,源自《千里江山圖》的非遺“高定”,6大主題空間打造沉浸式打卡點……中國非遺服裝技藝展目前正在世界技能博物館一樓臨展廳展出,有時間不妨去看看。
本次展覽圍繞我國非遺服飾技藝,分六大篇章,通過“技藝線”和“空間線”兩大線索指引,帶領(lǐng)觀眾從后臺到前場,沉浸式了解服飾從原料到成衣的完整制作工藝,揭開古老非遺技藝與現(xiàn)代美學(xué)的深度對話。
在序章篇章,可以看到復(fù)原的清乾隆緙絲龍袍,由緙絲技藝傳承人王建江精心制作,以緙絲龍紋和十二章紋,還原了乾隆朝日時所穿。
復(fù)原清乾隆緙絲龍袍
面料織造坊開啟一場以原料和織法為主線的溯源之旅。展區(qū)陳列從原始的獸骨鹿筋線、骨針,到皮、毛、棉、麻、絲5類天然材料。觀眾可以一睹從選繭繅絲到捻絲織造、從種植晾曬到捻線織布等的原料蛻變過程,更可以親手觸摸每件原料與成品,感受觸感與質(zhì)感的零距離。在這里可以欣賞到我國三大名錦相關(guān)展品。其中,云錦“真金妝花一品麒麟補”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金文所做。
在印染坊可以了解到我國印染工藝中著名的四大印花紡染技術(shù),也可以欣賞到印染旗袍成衣,及出自非遺傳承人吳靈姝之手的三塊精美藍(lán)印花布。更有做工精細(xì)、質(zhì)感獨特的國家級非遺——廣東順德香云紗。
刺繡莊則陳列我國傳統(tǒng)刺繡中的多種技法,并配合從配飾到成衣的實物展品,重點展示了打籽繡、亂針繡和盤金繡3種技法。針線與色彩疊加勾勒出花卉、鸚鵡、仙鶴等精巧的紋樣,賦予腰包、成衣和坎肩以靈動的生命。這里展出了我國四大名繡代表展品。
在華夏服飾館,將帶領(lǐng)大家在一件件成衣中,以由古及今的時間線,領(lǐng)略織染繡裁。絲絨面料、繡花鑲邊、山水意象、水墨渲染,迸發(fā)典雅的中式韻味,黑絲絨鑲花邊旗袍與男女長衫“銅壑”“青巒”,分別展示了上海龍鳳旗袍手工制作技藝和香港中式長衫制作技藝。
以《千里江山圖》為靈感的《千里江山·翠履霓裳》系列,是本次展覽的重磅展項。由非遺傳承人和設(shè)計師跨界創(chuàng)作的緙絲高定女鞋、箱包和禮服,截取畫中山水立體布局、色調(diào)及線條,充滿詩情畫意。
《千里江山.翠履霓裳》
完成所有的制衣流程,是時候進(jìn)入“發(fā)布會”環(huán)節(jié)了!第五章以T臺為主題空間,搭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織的成衣視覺盛宴。傳統(tǒng)技藝與未來科技能碰撞出多少種可能?在第六章入口的中國地圖前,可以通過AR技術(shù),一覽各省市的國家級非遺服飾技藝分布。
世界技能博物館咨詢電話:021-55782068、021-55782166(周一至周五9:00-17:00)
原標(biāo)題:《非遺時尚秀場這樣逛更有味,快來世界技能博物館看看……》
欄目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魯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