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屆全日中展暨東京書畫藝術大展于2024年4月11日在日本東京都美術館隆重開幕,這一跨越國界的藝術盛事得到了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本屆大展由全日本中國水墨藝術家聯盟主辦,東京畫院、日中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等協辦,并得到日本外務省、文化廳、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處、朝日新聞、每日新聞、日中友好協會、日中協會、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日中經濟協會等的大力支持。作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該展覽自創辦以來始終致力于通過書畫藝術促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與友好往來。本屆展覽匯集了中日兩國上百幅藝術精品,涵蓋水墨、書法、水彩、油彩、日本畫等多種藝術形式,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
中國禪意書畫代表人物郭廷受邀參展并出席開幕式,在大展上他呈現了一系列代表其藝術風格精髓的作品,這些創作集中體現了新古風畫派的審美追求和技法創新。通過對其參展作品的深入分析,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郭廷藝術的獨特價值及其對中日藝術交流的貢獻。他將嬉笑紅塵、超然物外的古風人物幻化為一個個藝術符號,這些人物形象既承載著傳統文人畫的審美趣味,又融入了當代人對精神自由的向往。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郭廷的禪意人物畫系列。這些作品將中國傳統文人畫的精神境界與當代人的心理訴求巧妙結合,創造出一種跨越時空的藝術共鳴。他筆下的人物往往置身于簡約而富有象征意味的環境中,或獨坐冥想,或對月抒懷,或臨流撫琴,形態各異卻都透露出超然物外的精神氣質。這些形象"宛若古時文人雅士遺世獨立的剪影,輕拂過世外桃源的靜謐之境,引領觀者步入一個禪意縈繞、如夢似幻的理想國度"。這種藝術表現不僅延續了中國文人畫"以形寫神"的傳統,更融入了現代人對心靈自由的追求,使古老的藝術形式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展覽開幕式由全日本中國水墨藝術家聯盟會長工藤燕萍主持,日本原駐華大使橫井裕、日中協會理事長瀬野清水、日中友好協會常務理事永田哲二等政界和文化界人士親臨現場并致辭,高度評價展覽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橋梁作用。
工藤燕萍主持開幕式
橫井裕特別指出:"(全日中展)作為中日友好交流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這種橋梁作用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顯得尤為珍貴,藝術交流能夠超越政治分歧,直達普通民眾的心靈。
橫井裕致辭
日中協會理事長、原日本駐重慶總領事瀨野清水贊嘆道:"優秀的書畫作品是超越語言的存在,將日中兩國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他認為文化藝術交流是和平的基石,此次展覽為兩國藝術家提供了面對面交流的珍貴契機。
瀨野清水致辭
日中友好協會常務理事永田哲二則回溯了全日中展的歷史,并與到場者分享了參展作品帶給他的感動。
永田哲二致辭
東京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羅玉泉及日本參議院議員西田實仁專程發來賀電,預祝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全日本華人華僑青少年中國文化振興會廣開會長,代讀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羅玉泉先生的賀信。
關西中華總商會名譽會長何玲青、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教授金申相繼發言,分享了他們與全日中展的淵源及從事中日交流的心得,傳遞了希望兩國人民互相信任、互相了解的愿望。展覽現場還舉行了隆重的剪彩儀式,梨本宮紀念財團代表理事梨本隆夫、全日本華人華僑青少年中國文化振興會終身名譽會長金城廣開、共成商事取締役社長邵鵬等嘉賓出席活動并剪彩。
出席大展的嘉賓對郭廷的作品評價到:"郭廷的繪畫特點首先是'意趣',畫面的內容和主題可以是千變萬化的,卻又非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而是深深植根于廣袤肥沃的中國畫藝術土壤之中,每一次筆觸都蘊含著對傳統的致敬與探索"。他的筆墨"老辣如蒼松,大氣若江河,生動似飛燕,恰是中國畫那最璀璨、最微妙的靈魂所在"。這種對傳統筆墨的深刻理解與嫻熟運用,使郭廷的作品在創新同時不失中國畫的本真韻味。在他看來,"有筆墨,有意趣,有創新,便是中國畫的精品"。這一藝術理念在本屆展覽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最引人注目的是郭廷的禪意人物畫系列。這些作品將中國傳統文人畫的精神境界與當代人的心理訴求巧妙結合,創造出一種跨越時空的藝術共鳴。他筆下的人物往往置身于簡約而富有象征意味的環境中,或獨坐冥想,或對月抒懷,或臨流撫琴,形態各異卻都透露出超然物外的精神氣質。這些形象"宛若古時文人雅士遺世獨立的剪影,輕拂過世外桃源的靜謐之境,引領觀者步入一個禪意縈繞、如夢似幻的理想國度"。這種藝術表現不僅延續了中國文人畫"以形寫神"的傳統,更融入了現代人對心靈自由的追求,使古老的藝術形式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郭廷作品的另一大特色是書畫結合的完美呈現。作為"書畫雙絕"的藝術家,他常常在自己的畫作上題寫詩詞或感悟,書法與繪畫相得益彰,形成和諧統一的藝術整體。這種書畫合一的表現形式,既展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也體現了郭廷全面的藝術修養。他的書法不拘一格,或雄渾厚重,或清秀飄逸,根據畫面氛圍和主題需要靈活變化,與繪畫形成有機的呼應關系。這種書畫交融的藝術語言,為日本觀眾提供了理解中國藝術獨特魅力的生動范例。
通過參加本屆全日中展,郭廷不僅展示了個人的藝術成就,也為日本觀眾提供了理解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鮮活案例。他的作品證明,中國傳統藝術在當代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能夠在保持本質特色的同時實現創新發展,與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產生深層次共鳴。這種藝術交流對于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誼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第36屆全日中展的成功舉辦,延續了這一展覽36年來的傳統,繼續作為中日友好的橋梁用藝術與交流將兩國人民深深地聯系在一起。展覽不僅為中日藝術家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更為兩國觀眾提供了欣賞對方國家藝術精品的難得機會,增進了相互理解和友誼。正如主辦方所言,獲獎的藝術家們將繼續用優秀作品豐富美與善的世界,鞏固中日友好的基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