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大戰,在經過長時間的拉鋸后,終于有階段性的進展,中美將舉行談判,這到底怎么回事?
據悉,日前我外交部發布最新消息,何立峰副總理作為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將在訪問瑞士期間,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長貝森特舉行會談,商討中美經貿種種分歧,特別是就中美關稅分歧,展開實質會談。
此前,美國財長貝森特已經對外表示,未來幾周中美貿易關系可能取得重大進展,言外之意就是特指此次會談。
對于此次中美經貿會談,我國定調非常強調,特別強調三點:
一是對于美國行為的定調,界定美國的行為是違規且無理的單邊關稅措施;
二是對于談判的定調。我國態度是聽其言而觀其行,如果美國以談為幌子,繼續搞脅迫訛詐,中方絕不會答應;
三是對于達成協議的定調,我國絕對不會犧牲原則立場、犧牲國際公平正義去尋求達成任何協議。
可以說,我國選擇瑞士中立國,而不是美國主場,和美國會談,就是定調中美經貿談判要在平等的基礎上,以對等方式會談,中方定調不會有任何改變。
隨后,我外交部發言人林劍還特別強調一句,“此次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濫用關稅這一立場沒有任何改變。”這說明什么?說明美國才是中美關稅大戰中,真正坐不住的一方。
那么,以特朗普為首的美國政府為什么坐不住呢?四個字:局勢不利。
先是中日韓三國與東盟十國站在一起,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第28屆東盟與中日韓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對外發表聯合聲明,將維持以WTO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系,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持警惕態度。
然后,英國和歐盟深化與我國的關系,特別是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明確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與中國接觸是愚蠢的,英國應該與中國建立更深層次經貿關系。
最后,澳大利亞也潑美國一盆冷水。阿爾巴尼斯剛勝選,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就表示,華盛頓對關稅政策的“強硬態度”不應延伸至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堅持要求美國取消對澳不合理關稅。同時,澳大利亞也需要擴大與中國的貿易,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
可以說,中美關稅博弈的結果,就是越來越多國家站在我國一邊,相反美國有點兒眾叛親離的味道,這是特朗普政府急切想與我國通話的最大促因,也是我國強硬定調的底氣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