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 ? 選址960,第一時間收獲最新推送
作者 I 江珊 選址960
全文約5000字,需6分鐘
新空間,新未來。
2025年,北京又有一批新園區完成規劃建設、投入使用,與新產業同頻共振。
選址960本期梳理盤點20個值得期待的北京產業園新項目,這些項目或剛剛開園、揚帆起航,或已完成竣備、蓄勢待發;其主導產業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商務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以及具身智能、商業航天等未來產業細分領域,是承接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謹供企業選址參考。
1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二期?海開園
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二期·海開園位于海淀東升發展極,與中關村西區、上地信息產業基地構成“黃金三角”組合。
園區占地面積約4.4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4萬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約15.6萬平方米,由6棟科研辦公樓及1棟科研配套組成,6棟科研辦公樓體量約2萬-3.4萬平方米。
園區重點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龍頭企業與領軍企業打造總部獨棟。
園區已完成工程竣備交付,預計今年5月底正式開園運營。
▲效果圖
2中關村永豐產業基地·芯域
中關村永豐產業基地·芯域南臨鄧莊南路,北接豐瀅中路,西臨亮甲店路,東靠永翔南路,緊鄰地鐵16號線永豐南站。
園區總建面約15萬平方米,容積率1.3-1.5,服務于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高成長性企業,打造集科技研發、總部辦公、創新孵化于一體的科研總部研發基地。
園區已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預計今年12月底竣工交付。
▲效果圖
3翠湖馭智產業園
翠湖馭智產業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翠湖科技園環保園東北角,西、南兩側緊鄰齊物潭公園湖區,形成“公園里的科創園”獨特景觀。
園區總占地2.71公頃,總建筑面積7.84萬平方米,其中地上4.58萬平方米,地下3.26萬平方米。項目以“開放共享+綠色低碳”為核心理念,定位為”高端、高新、高價值的信創產業集聚中心“,推動前沿技術細分領域的交叉創新。
園區已進入施工中后期階段,預計今年10月竣工驗收。
▲效果圖
4未來星科低碳產業園
未來星科低碳產業園項目位于未來科學城“能源谷”,是“能源谷”首個標準廠房項目,也是未來科學城集團自建自營的首個產業園。
園區總用地面積約5.4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72萬平方米,用地性質為M1一類工業用地,包含8棟現代化廠房和1棟配套設施,集研發中試、成果轉化、生產制造、產品展示及配套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
在產業導入方面,園區聚焦低碳產業新賽道,著力吸引能源領域創新水平高、研發能力強、成長速度快的創新企業,致力于形成以能源互聯網、氫能、儲能等六大產業細分領域為主導的前沿產業集群。
2025年3月,園區一期亮相投用,已吸引新能源汽車企業蔚來、儲能領域企業宿遷時代、智能制造企業松延動力、匯博機器人等一批企業入駐。
▲鳥瞰效果圖
5未來科學城機器人產業園一期
作為昌平區發展機器人產業的重點項目,未來科學城機器人產業園整體園區建筑規模30.44萬平方米,其中一期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
園區以承接機器人創新成果轉化為導向,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全力引入機器人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構建起以本體機器人為核心,以核心零部件、智能感知系統與技術為聚焦點的“—個核心+兩個聚焦”產業體系,致力于打造覆蓋集“研發+生產”全鏈條的機器人產業成果轉化基地。
園區一期各建筑主體結構已全面封頂,預計一期今年年底完工,具備使用條件。
▲效果圖
6金隅工研生命科學創新中心
金隅集團將自有用地——科實五金改造,升級為金隅工研生命科學創新中心,致力于打造以人工智能賦能生物醫藥技術為核心的創新型科技產業園區。
據公開信息,園區建設用地面積7.4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29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4.96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0.33萬平方米,分為 A、B、C 三個區,共建設18棟建筑,其中新建12棟建筑,改建6棟建筑,主要包括標準廠房以及配套辦公用房、鍋爐房、垃圾中轉站、地下食堂、地下設備用房、門衛室等配套設施的建設。
園區2024年9月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底竣工。
▲效果圖
7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學北園
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學北園是北京市海淀區東升鎮新東源股份社集體經濟組織全力打造的園區。
園區坐落于北五環上清橋西南側、緊鄰京藏高速,與地鐵27號線學知園站無縫接駁,周邊高校林立,科研院所聚集,比鄰騰訊新總部。
園區建筑主要性質為科研設計用房及配套設施用房,總建設用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3.83萬平方米,由5棟科研辦公樓、2處多功能裙房空間構成,
在產業導入上,學北園聚焦“綠色生態+智慧科創”雙核驅動,產業定位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同時適當引入金融科技、科技金融、文化科技融合和配套服務產業。
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學北園預計2025第四季度工程竣備交付,2026年正式開園。
▲效果圖
8中關村(海淀)具身智能創新產業園
今年2月,中關村(海淀)具身智能創新產業園正式揭牌,產業園落地海淀區東畔科創中心,預計今年6月正式開園。
這是全國首家具身智能創新產業園。園區占地面積5.95公頃,總建筑面積25.4萬平方米,由A、B、C座三棟樓組成,地上面積15萬余平方米,含13萬平方米產業空間和2.25萬平方米商業配套。園區內設有公共展廳、孵化空間、共享會議室、員工食堂等配套空間,同時開放園區周邊近10萬平方米的公園綠地作為具身智能室外測試訓練場地。
9海星醫藥健康創新園B區
近期,坐落于海淀區豐賢中路9號,海星醫藥健康創新園B區正式取得單體工程竣工驗收證,標志著園區建設進入交付倒計時階段,預計將于2025年年中全面投入使用。
海星B區占地3.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規劃建設5棟生物醫藥廠房(3棟雙拼、2棟獨棟),地上三層結構中,一、二層均采用6米挑高設計,充分滿足生物醫藥企業重型設備安裝與靈活空間分割需求。
海星B區定位為生物醫藥中試核心平臺,重點承接細胞與基因治療、重組蛋白及抗體藥物等前沿領域。未來,將與聚焦研發的海星A區、專注孵化的海星C區,以及中關村科學城國際醫谷項目形成協同效應。
目前,已運營的海星A區匯聚了聯影、劑泰醫藥、偉杰信等20余家醫藥健康高精尖企業,海星B區投用后將承接其迫切的中試與生產需求,補全海淀區醫藥健康產業鏈條。
▲效果圖
10四季青鎮常青產業園
四季青鎮常青產業園坐落于北京海淀四季青鎮,重點引入航空航天、衛星通信、遙感技術等領域企業,依托清華大學、北航等頂尖高校及科研院所資源,提供技術研發、場景測試及成果轉化支持,助力北京建設全球科創中心。
園區于2024年1月啟動建設,預計今年8月全面竣工。
▲效果圖
11北京園博數字經濟產業園創新中心
北京園博數字經濟產業園創新中心坐落在豐臺河西地區。
園區總用地面積為2.8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4萬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積5.05萬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8.97萬平方米,包含7棟辦公樓、1棟配套商業及地下車庫。
園區集產業創新、產城融合、產業街區化、產業體驗性于一體,對推動豐臺河西地區的產業發展、助力豐臺打造首都數字經濟融合創新高地具有重要意義。
園區預計5月底具備驗收條件,6月30日竣工。
▲效果圖
12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
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是門頭溝區人民政府和中關村發展集團為落實首都城市發展戰略,深化“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聯合打造的“兩區”重點項目。
園區總規劃80萬平方米,一期建設約31萬平方米,將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創新高地,全周期、一站式、管家式集成服務體系覆蓋。
園區聚焦人工智能產業領域,建設集“辦公+試驗+試制”功能于一體的人工智能產業化基地,打造“算力+數據+大模型”的產業生態,重點發展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能視聽、智能教育、智能文旅、智能機器人和智能交通七大細分產業。
2025年下半年,園區一期可實現交付約17.38萬平方米,共計16棟樓宇,預計將于下半年開園。
▲效果圖
13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園
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園位于臨空區大興片區國際生命健康社區規劃核心區域,依托臨空區、自貿區、綜合保稅區“三區疊加”的政策優勢,借助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一大型航空樞紐,致力于打造一個集研發、孵化、生產、辦公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化高端產業園區。
園區以“孵化+生產+進口”為核心模式,與臨空區整體產業發展布局緊密銜接,為醫療器械行業的企業成長提供肥沃的“土壤”,并逐步塑造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產業服務和創新的前沿窗口。
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約14.6萬平方米。園區共包含11棟廠房,其中,1號樓作為智造中心,主要承擔孵化辦公、研發測試等功能;2號樓至11號樓為通用廠房,主要為生產車間、器械制造、研發測試提供廣闊操作空間。
園區主體結構及二次結構施工已于近日全部完成,正在全面推進建筑內外裝飾裝修工作。
▲效果圖
14國際航空總部園
國際航空總部園位于大興機場臨空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范圍內,距大興機場航站樓僅10分鐘車程,園區總面積約20.2萬平方米,由7大主體建筑組成,包括4幢商務辦公樓、1幢商業服務樓、1幢酒店服務樓和招商展示中心組成。
作為區港融合發展、國際商務交流新門戶的重要載體,園區與大興機場高效聯動,打造“落地即辦公”商務集群,滿足從大興機場落地的商務客戶“零時差”辦公需求,賦能航空相關創新產業發展。
近期,國際航空總部園7棟樓宇即將著“新裝”亮相,預計今年年底實現項目投運。
▲效果圖
15國際再生醫學產業園
國際再生醫學產業園位于大興臨空經濟區榆垡片區國際生命健康社區核心區域,緊鄰大廣高速蘆求路出入口,園區總面積約10.7萬平方米。
再生醫學產業園致力于匯集生產型、專業服務型、創新型等再生醫學企業,打造以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組織工程等領域產業為主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目前,國際再生醫學產業園項目已進入內部裝飾收尾和室外園林道路施工階段,園區內市政管線施工完成,接下來將重點做好各類設備的單機、聯機調試。
▲效果圖
16首開首院文化金融產業園
首開首院文化金融產業園位于東城區沙灘后街22號,毗鄰景山、故宮,占地約9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
園區原為首開集團總部,更新改造后定位為文化金融產業園區,9棟建筑集辦公業態、商業業態、 公共文化配套和園區服務配套等于一體,已啟動運營。
信息顯示,園區四棟獨棟辦公樓正進行內部裝修,招商工作已基本完成,國新健康、南方出版傳媒北京中心等龍頭企業即將入駐,還將引入高品質餐廳、開心麻花劇場等商業空間。
園區預計今年5月正式開園。
17亦莊新城經開區信創園一期
作為工信部與北京市政府聯袂打造的唯一國家級信創園區,經開區信創園肩負著突破“卡脖子”技術的歷史使命。
園區以“科技+文化+生態”為靈魂,構建起覆蓋高性能芯片、泛在操作系統、未來網絡等六大前沿領域的創新矩陣,打造全球領先的“信息城在公園里,商業港在湖畔邊”的產城融合范本。
經開區信創園一期項目通過竣工聯合驗收,預計年內投入使用。
▲效果圖
18國家清潔能源與安全應急科技產業園
坐落在北京昌平未來科學城沙河高教園區,國家清潔能源與安全應急科技產業園運營主體為中礦科技園(北京)有限公司。
園區由中國安全產業協會等創辦,規劃占地面積約11.17公頃,總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總投資10.8億,包括學研孵化、科技交流、人才公寓和配套服務等四大功能區。
園區依托北京未來科學城央企產業生態資源,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等高校人才資源,重點打造能源安全領域創新中心、成果轉化中心及高端人才聚集地。
園區分二期建設交付使用,其中一期約15萬平米將在2025年底建成。
▲效果圖
19朝陽·數據要素產業園
朝陽數據要素產業園今年1月正式開園。
朝陽數據要素產業園由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區科信局)聯合北辰商管共同打造,為朝陽區承接北京市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先行區主承載區,園區位于北辰世紀中心,產業面積9.6萬平方米,首批入駐企業已達29家。
20中國影都文娛產業園
中國影都文娛產業園與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相鄰,園區總建筑面積達39754平方米,精心規劃了企業總部、創業孵化、高端配套等功能區域,致力于打造科技賦能、產業融合、人才聚集“三位一體”的產業新高地。
產業園主要吸引AI后期制作、影視傳媒、文化、直播以及后期制作相關企業入駐。
目前,產業園已迎來電影學院大學生創業園和科技園、中新華夏文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懷柔愛藝數文化傳播、中儀公司等多家企業入駐。
中國影都文娛產業園于今年4月正式揭牌運營。
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園區上新?歡迎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本文素材來自公開資料,未經項目確認,謹慎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