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居然為了一臺相機,轉身潛入87米深海。
30歲命喪海底,相機還拍下了她生命最后掙扎的畫面。
專業人員痛批:3個低級錯誤直接要了她的命……
一場本可避免的悲劇
5月3日,印尼東加里曼丹的卡卡班島海域,陽光明媚,海水清澈。
遇難的女游客叫張曉涵,原本她是在印尼享受愜意的旅行時光。
在潛水的時候,她的GoPro不小心掉進了海里。
對于潛水愛好者而言,相機記錄下的海底世界無比珍貴。
估計她當時心里想著這相機里存著不少旅行回憶,她沒有猶豫,一咬牙,決定獨自潛入海底把它撈回來。
然而,這片看似平靜的海域暗藏殺機,強大的水下暗流突然襲來。
她奮力掙扎,卻因體力耗盡,氧氣不足,再也沒能上來。
同行的潛水員發現情況不對勁之后,趕緊下水尋找。
可找了好幾回都沒找到人,只能立刻幫忙聯系當地的搜救機構。
搜救機構得知消息,立刻派出所有潛水員展開搜尋。
但事發海域深度太深,找起來如同大海撈針。
經過多次嘗試,搜救人員終于在海底87米處找到了張曉涵尸體,這個深度就連專業潛水員都很少去。
搜救人員隨即將他拖拽上岸,但是一切已經無力回天。
悲劇發生后,評論區兩極分化。
部分網友痛心表示:“一臺相機不過上千元,何必賭上性命?”
太不值得了,而且30歲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紀,這背后是一個家庭的破碎。
也有人認為:“他可能想挑戰自我,卻低估了風險?!?/p>
部分網友不相信僅僅是因為撈相機,這背后或許另有隱情。
更令人心痛的是,那臺被找回的相機記錄了她生命的最后時刻。
畫面中,她遇到了強大的水下暗流,本身氧氣就不多、沒找到相機很心慌的情況下,她拼盡全力掙扎,最終錯過了最佳逃生時機……
有網友表示:正確做法是自己上船讓淺島下去尋找。
在潛水結束時,所剩氧氣已經不是很多了,何況在遇到暗流,氧氣急劇消耗。
如果張曉涵當時放棄尋找,是不是就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還有網友表示,一般人下潛20-30米就是極限了,87米就是人沒了以后潛流帶下去的。
這么看來,張曉涵當時冒著生命危險該有多絕望啊,或許那一刻她會后悔。
令人震驚的是,張曉涵并非潛水新手,而是一名持有專業DM淺島資格證的自身愛好者。
按理說,他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潛水的危險性,但為造成如此悲劇。
三大致命疏忽
專業潛水人士分析,這起事故暴露了三大致命疏忽。
第一輕視裝備冗余原則,相機不應該比命重要!
潛水界有一條鐵律:任何裝備的價值都不能與生命相提并論。
相機、腳蹼甚至氧氣瓶,一旦丟失或損壞,都應果斷放棄。
但張曉涵卻選擇冒險下潛87米,這一深度遠超休閑潛水的安全極限,即便是技術潛水員也需特殊裝備和訓練。
第二漠視潛伴制度,獨潛成致命導火索潛水時,潛伴是生命的最后保障。
按照規定,潛水員必須結伴而行,并制定失散后的應急方案。
但張曉涵在相機脫落后,未通知同伴便獨自下潛,導致無人及時援救。
更諷刺的是,團隊直到潛水結束后才發現少了一個人
第三高估了自身的能力,與海洋對抗的代價從相機畫面可見,張曉涵遭遇暗流后并未選擇順流逃生,而是執意對抗。
專業人士指出:“深海強流中,人的體力會迅速透支,冷靜判斷比蠻力更重要。”
或許她曾多次僥幸脫險,但這一次,大自然沒有給她機會。
這些血淚的教訓,讓我們明白潛水不是冒險,敬畏自然才能保命。
無論是相機還是其他裝備,一旦丟失,務必要以生命安全為第一考量。
即使是資深潛水員,每一次下水都應如履薄冰。
海洋環境瞬息萬變,過去的成功不代表下次能僥幸逃生。
看著視頻里她最后的掙扎,真是又心疼又生氣。
明明有那么多活下來的機會,卻因為一時沖動全錯過了。
提醒所有愛玩的朋友:冒險不等于玩命,敬畏自然才能活得久。
這個五一,愿逝者安息,更希望這樣的悲劇別再發生了!
參考信息源:
[1].官方媒體:澎湃新聞 2025-05-07《中國女游客在印尼溺亡!為找相機潛入大海,喪命87米海底,相機記錄生前最后一幕》
[2].個人媒體:深海麒麟-仙本那潛水 2025-05-06《五一馬拉圖潛水又出事故了》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