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元發
在1955年授銜的開國中將中,羅元發曾經在1947年掩護中央從延安轉移,立下了一個特殊功勛。
1947年3月初,蔣介石糾集胡宗南等部34個旅、共23萬人,準備從南、西、北三面,向延安陜甘寧邊區進犯,叫囂要“三天占領延安”。遵照彭德懷的指示,羅元發的教導旅和附屬警備七團、延安軍分區獨立第三團,組成了防御兵團,任務是抗擊一星期、保證中央機關和延安人民安全轉移。
3月12日戰斗打響后,羅元發的教導旅堅守陣地,英勇應戰,撕碎了胡宗南“三天占領延安”美夢;七天之內,抗擊了敵人七個半旅的進攻,致敵傷亡五千余人,成功完成了抗擊任務,得到主席的表揚,并被彭總贊為“擠不爛、打不垮的‘鐵腦殼’”。
羅元發,1910年11月15日出生于福建省龍巖縣龍門鄉龍門村,2010年5月10日病逝。在老英雄的百年生涯里,不僅自己屢次立下戰功,而且在部下中也帶出了很多英雄。例如狼牙山五壯士、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陳正湘部等。
羅元發曾經親口講過這兩個英雄群體的事跡。擊斃阿部規秀的經過,羅將軍是這樣說的:1939年10月,我軍取得雁宿崖伏擊戰的勝利、擊斃日軍一個大佐后,激怒了一向剛愎自用的阿部規秀。
1940年9月,羅元發向日偽俘虜講解寬大政策
羅元發和張愛萍
阿部規秀當時是日軍“駐蒙疆屯軍”最高長官兼第二混成旅團旅團長。他馬上親率1500多兵馬,連夜趕到雁宿崖找我軍主力決戰。我分區領導得到消息后決定設個圈套讓阿部規秀往里跳,于是,便讓二十五團團長宋學飛帶一營趕往蘭家莊、浮圖峪地區和民兵游擊隊配合,把敵人誘騙到黃土嶺附近來。
阿部規秀果然上當了!我軍每天用小部隊,一個班或者一個組,分散守在敵人必經之路的溝口、山包;敵人攻上來,我軍就一個反擊,把敵人消滅或者打跑。11月7日上午,日軍被一連串的突然打擊惹急了,他們組成了數路縱隊匆匆忙忙地開往黃土嶺,希望與我軍來一個生死大戰。
決戰的時刻到了!將近中午的時候,日軍已經全部進入我們的伏擊圈,一聲令下,埋伏在上莊子附近的各團部隊全線出擊。炮兵向敵主力縱隊猛烈轟擊,敵人傷亡嚴重。
當時,團長陳正湘、政委王道邦用望遠鏡發現在校場山莊河溝南岸站著一群鬼子,其中有幾個穿著黃呢子大衣的鬼子也正拿著望遠鏡看我們。一團團長陳正湘立即命令迫擊炮手李二喜照準目標連發了兩發炮彈,其中的一發恰好落在鬼子軍官中間,有鬼子倒下了。
倒下的這個鬼子軍官,就是那個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阿部規秀。這次戰斗震驚日本四島,同盟社在新聞中哀嘆:“名將之花凋謝于太行山上?!边@場戰斗極大地鼓舞了我軍的士氣,朱德總司令特地來電嘉獎。
羅元發和妻子李景芳
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則是這樣:狼牙山是一分區的軍事要地。1941年秋天,5000多名日寇和偽軍,兵分九路圍攻狼牙山地區。楊成武司令和羅元發分析了敵情,并將情況匯報給聶榮臻司令員,聶司令立即作出了撤離的決定。
當時的情況真是刻不容緩。我軍的后方機關、地方政府人員、老百姓,再加上沿途群眾,人數超過了一萬,轉移任務相當艱巨。為了爭取足夠的轉移時間,我們派出一團部分兵力擾亂敵人視線。果然,敵人中計了,他們以為我們的主力和后方機關還在狼牙山,所以集中了2500多人圍攻。
考慮到狼牙山易守難攻,為了減少傷亡,一團決定只留下七連六班與敵人周旋。當時他們接到任務,就向組織保證堅決完成,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爭取時間。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羅元發說: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3位同志留下了入黨介紹信,介紹人是馬寶玉、葛振林,日期是接到任務的那一天1941年9月25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