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銀川5月7日電 (記者 李佩珊)記者7日從寧夏固原市涇源縣獲悉,在應急管理部日前公布的2024年度全國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典型案例中,寧夏涇源“7·22”山體滑坡災害應急避險案例成功入選。這是寧夏首次入選全國地質災害應急避險典型案例,對加強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鑒意義。
2024年7月2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高峰村遭遇大暴雨,日降水量122.1毫米,中午12時20分,高峰村地質災害信息員金治奎在巡查中發現3戶群眾因雨水沿坡流動倒灌導致房屋出現裂縫、5戶群眾院落積水嚴重,周邊山體存在滑坡風險,災害威脅16戶65人生命財產安全。當地政府在發現險情后及時處置,果斷轉移群眾,成功實現零傷亡目標。
地質災害信息員發現問題隱患后,第一時間報告涇河源鎮副鎮長,接到信息員報告,分管領導立即組織應急辦干部到現場核查,采取現場處置措施,將居住人員轉移到村部臨時安置,安排專人進行值守,對現場情況報告鎮黨委、政府,經現場評估和綜合研判,劃定為危險區域,臨時進行封控。
涇源縣應急管理指揮部接到涇河源鎮信息報告后,綜合寧夏自然資源廳確定的隱患點信息和高峰村區位條件,全面分析研判,發出整村撤離應急指令,協調應急隊伍緊急支援,協助鎮、村干部按照包戶到人的撤離預案,迅速行動,共轉移群眾58戶288人。
7月24日暴雨停歇,天氣轉晴,固原市市縣應急、氣象、水務等部門研判會商地質災害發生概率,根據會商結果,派出自然災害評估組,會同寧夏自然資源廳、應急廳地質災害處專家逐戶走訪評估,依據評估結果有序組織群眾返回,并安排2個巡查組每日走訪巡查。防汛期間,涇源縣共發出預警信息15期,應急指令10期,預警短信2.3萬條,集結應急隊伍30支3000余人,調動救援機械15輛,人員轉移車輛80余輛。
為長期有效解決高峰村地質災害避險工作,涇源縣委和政府還將高峰村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作為重要民生保障工程來抓,并納入自治區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規劃,實行整村搬遷。
截至2025年2月,涇河源鎮高峰村異地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主體工程已完工,5月底前,全村除有戶無房的人員外,剩余86戶312人可搬遷新居。(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