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有為
來源 | 品牌觀察官(ID:pinpaigcguan)
引言:當“靈修”被視為精神拯救的凈土時,睜開眼其實是廢墟一片無路可退。
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的教育意義大于這部片子的藝術,在影片光怪陸離的世界里,全然是一場精神死亡的血色革命。
當看到電影中所謂的“尊者”手持轉經筒,以自建的信念讓信徒在構建的虛擬精神世界里被五顏六色的藥丸困住人生,高呼吶喊“我是廢物”的那一刻,生命實則已然蕩然無存。
靈修陷阱中的黑暗面
當人性互助淪為精神傳銷
這不僅是電影情節,在現實當中,這樣的“尊者”卻從未消失。
有多少人會想起十多年前大街小巷遍布的“XX功”劣質的宣傳紙飛了滿天,這部電影將回憶拉到了令人恐懼的回憶里,放學回家的小學生嘴里都念著所謂的“歌謠”。
在光照不到的地方,這些精神上的毒藥還在彌漫,誤入“烏托邦”的信徒依舊跪拜著所謂的“神”,直到鮮血淋漓,直到傾家蕩產,直到妻離子散,直到所謂的“神”被法律處置以后還苦苦相信著毫無意義的大同世界。
某海外名校量子物理博士因離婚陷入抑郁,被靈修組織以“清除情欲業力”之名蠱惑,花費480萬元建造“轉世金塔”,并與多名男性進行“能量交換”。
諷刺的是,她精通波函數與粒子物理,卻對“靈魂共振”的偽科學話術毫無抵抗力。
“當理性主義坍塌,實驗室里的唯物論者成了祭壇上的虔誠信徒。”
北京某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李薇,白天在手術臺拯救生命,深夜向“靈修導師”轉賬百萬,試圖消除“因手術殺生積累的業力”。
她說:“我救得了別人的命,卻治不好自己的焦慮。”
2023年靈修案件受害者中,碩士以上學歷者占47.3%,企業高管/專業人士占61%;
某靈修組織學員年均消費82萬元,遠超一線城市白領平均年薪。
高知人群慣用邏輯解構世界,為什么卻在感性世界里愿意“自毀換得重生”?
更離譜的是靈修組織將量子糾纏解釋為“靈魂共振”,宿命論張口就來,好像就專門扒住了理性與感性的認知斷層,一用力就能輕而易舉地撕開一個無法縫合的世界觀。
有人會疑惑,就算有些人因為各方面的不如意從而掉落靈修陷阱之中,但為何醫生、科學家這些本應是科學代言人的群體,更何況他們起碼不愁吃穿用度,還有著一定的社會地位,為何還會“失足”?
歸根結底就是“理性陷阱”,不管怎么樣這些群體依舊是人,只要是人,在面對長時間繁重工作擠壓感性,反而更易被“靈性科學”俘獲。
正如《周處除三害》中信徒高喊“我是廢物”,現實中精英也在“專業權威”與“情感侏儒”的身份撕裂中迷失。
對于感性的“圍獵”,“靈修”最常用的手段則是“驅散孤獨抱團取暖”。
不管是影片還是真實事件給出我們的資料中,靈修課程就是對集體痛哭情有獨鐘,用“只有我們不會放棄你,只有我在一起才能獲得新生”這些粗制濫造的同理心的話術開始閉環洗腦。
靈修洗腦也很擅長抓住人性的“羞恥感”,將客觀事實或者是社會大環境等外界因素兜兜轉轉用話術變成“前世今生的業力”,一下子就能讓受害者從“求助者”淪為“贖罪者”。許多受害者本就在無助的時刻,更容易被精神入侵。
因為恐懼業力責罰,因為恐懼今生無法善終,因為恐懼下輩子仍要受同樣的折磨,所以他們選擇下跪,選擇聽從各種荒謬的儀式和操縱,日復一日無法回頭。
廈門某受害者回憶:“離開組織就像嬰兒斷奶,恐懼遠大于解脫。”
這就是一場巨大的服從性測試。
階段性洗腦成功過后,從精神儀式逐漸轉變成資本主義的“贖罪”,就好像許多靈修組織會推出“宇宙能量卡”,刷卡消費可“提升靈性頻率”;更隱秘的“業力分期貸”允許抵押房產支付天價課程,信誓旦旦說“消除業力后財運翻倍”。
甚至會升級至前面提到的對女性身體剝削升級,要求女學員與導師“陰陽雙修”,美其名曰“能量平衡”,實則就是對女性進行身體和精神上的徹底剝削。
靈修騙局是現代社會的一面照妖鏡
教育體系批量生產“會解方程但不懂人性的專家”,醫學院教學生用手術刀救人,卻對生死話題避之不及;物理課堂講授量子理論,卻無人揭穿“靈魂共振”的愚蠢騙局.....
當理性的邏輯出現裂縫,玄學便如毒液般滲入。
三甲醫院5分鐘問診制、心理咨詢300元/小時的高門檻,是冰冷地醫學話術和在心理門診外排著長龍的割裂,心理咨詢沒有納入醫保,社區醫院開設免費情感門診的寥寥無幾.....
身不治心的現代性缺陷這種無奈把無數人推向“業力清理套餐”的懷抱,當無力承擔這種“隱形的心理疾病”的時候,人就會劍走偏鋒。
正所謂如果正規醫療體系放棄情感關懷,灰色地帶必然滋生妖魔。
而且靈修何嘗不是新時代給女性的一條“白綾”呢,看似潔白柔軟卻將女性帶至不歸路。靈修組織盜用“女性覺醒”話語,將“自我成長”轉化成消費。
就像有些靈修組織將“平衡家庭事業”扭曲為“前世欠債今生還”,某女高管為“贖還母職罪孽”變賣公司;這與電影中母親們跪地懺悔“我是廢物”形成互文——母職懲罰,被轉化為業力孽債。
這本質是父權思維的荼毒——當女性拼命證明“獨立”,恰是最深的自我奴役。
靈修的本質就是摧毀精神,而隱藏的那些,有誰能揭開本質去察覺呢?
塔羅牌成為新時代‘贖罪券’
小紅書或者各大平臺總會時不時地出現“復合儀式套餐”這種宣傳,核心就是通過“能量水晶陣”和“前世回溯”,能讓分手情侶復合,標價極高。
這部分女性認為借助外力可以維系愛情,把主觀和客觀全部交托給看不見的玄學,這與電影中信徒高喊“我是廢物”的自我貶抑又有什么區別?
所以不少女性耗資巨大,只因占卜師說一句:“你們的業力糾纏需要持續凈化”。
這種將心理學中的“正念療法”篡改為“磁場矯正”,用“量子糾纏”解釋感情破裂,與靈修的“偽科學”十有八九是換湯不換藥。
2023年情感咨詢行業報告顯示,78.6%的復合儀試消費者為25-40歲女性,其中本科以上學歷者占62%。
社會對女性的期待,迫使女性不得不用玄學來尋找解決辦法。正如電影中信徒用“業力”解釋丈夫出軌,現實中女性也將婚姻危機歸咎“星盤不合”。
這些人利用女性對親密關系的珍視從而進行大肆斂財。
當社會缺乏情感教育支持系統,女性只能轉向玄學。許多女性從未接觸過正規親密關系課程,卻將這種期待與不解轉向了關注占卜博主。
在人性廢墟上重建精神家園
真正的破局,或許始于接受一個真相:我們不需要成為刀槍不入的超人,而是學會與脆弱共生。
就像《周處除三害》的啟示:斬殺惡龍的最佳武器,不是更鋒利的劍,而是直面陰影的勇氣。
用“不完美權利”替代“獨立人設”:鼓勵女性坦然承認“我需要幫助”,而非強迫其扮演“事業家庭雙豐收”的超人。
可以嘗試建立女性互助網絡:用真正的共同體對抗虛假“靈魂姐妹”關系,如社區媽媽群提供免費育兒支持,而非推銷“親子業力課”。
正的覺醒不在于識破某個“尊者”,而在于意識到:人生不是待解的謎題,而是在于體驗。
金錢換不來精神上的救贖,真正的覺醒從不收費,只有真正愛護自己,人生才會有屬于自己的意義。
靈修騙局如同一場現代人的精神獻祭——我們獻上金錢、尊嚴與理性,換回的只是一劑致幻毒藥。
當《周處除三害》中的陳桂林砸碎邪教圖騰時,他真正摧毀的不是某個“尊者”,而是自己對捷徑救贖的幻想。
或許我們都該學會與這個真相共存:人生的答案不在尊者的轉經筒里,而在每個凡人瑣碎而真實的掙扎中。
最強大的自救,是找回那個完整、獨立、無需向謊言下跪的自己。
大家對此次事件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獨特見解,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