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意大利特派記者 鄭 彬
當地時間5月7日,第267任羅馬教皇的選舉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球70個國家及地區的上百位樞機主教齊聚梵蒂岡標志性的西斯廷教堂,以不記名方式選舉新任教皇。因選舉全程高度保密,這一系列專屬儀式通常被稱為秘密會議。
據意大利安莎社報道,周三(7日)上午10時(羅馬時間),樞機主教們在主教團團長喬瓦尼的主持下在圣彼得大教堂內舉行彌撒。下午4時15分左右,伴隨著悠揚的贊美詩吟唱,133位擁有投票資格的樞機主教緩緩步入西斯廷教堂。在一系列宣誓及宗教儀式后,選舉新教皇的秘密會議于下午4時30分正式開始。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選舉原應有135名樞機主教具備投票資格,因兩人由于健康原因缺席,實際參與投票人數為133人。
根據規定,新任教皇必須獲得2/3以上選票,即89票才能當選。首輪投票已于7日下午開始,從8日起,每天最多進行4輪投票。當有候選者獲得足夠選票后,秘密會議主持者會詢問當選人是否接受任命,得到肯定答案后,西斯廷教堂屋頂將升起白煙,鐘聲響徹梵蒂岡,宣告新教皇的產生。稍后,教廷首席執事將在圣彼得大教堂陽臺上正式宣布新任教皇的本名及其選擇的新名號,新任教皇隨即走上陽臺,首次與民眾見面。反之,將升起黑煙,繼續投票。歷經幾個世紀的演變,羅馬教皇選舉已形成一套嚴謹且完整的流程和儀式。為確保選舉公正性與保密性,樞機主教進入西斯廷教堂后,便處于徹底與世隔絕的狀態,禁止與外界進行任何形式的溝通,更嚴禁泄露選舉相關內容,違者將面臨被逐出教會等嚴厲懲罰。
此次選舉進程已成為世界多國熱議的焦點。據了解,有記錄以來最短的秘密會議發生在1503年,僅耗時10小時就選出教皇庇護三世,而最長的一次則是在1268年,整個過程持續了近3年,以至于當地人不得不采取極端手段,通過切斷食物供應迫使樞機主教盡快做出決定。而從近三屆的教皇選舉情況來看,通常選舉時間不超過3天。例如2013年教皇方濟各在第5輪投票后成功當選,2005年和1978年的選舉分別在4輪和8輪投票后塵埃落定。
然而,此次選舉被外界普遍認為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德國之聲》稱,本屆樞機主教團在國家和文化層面的多樣性顯著提升,使得選舉結果的預測難度遠超以往。英國《衛報》更是直言,這或將成為天主教教會歷史上規模最大、門檻最高、結果最難預測的一次選舉。據悉,參與此次投票的樞機主教人數比迄今為止的任何一次選舉都多,客觀上提高了獲勝的票數門檻。同時,本屆樞機主教團來自五大洲、70個國家及地區,相比前兩次選舉的48個和52個國家及地區,多元程度前所未有。值得關注的是,教皇方濟各任期內推行的“去歐洲化”政策成效顯著,歐洲地區樞機主教比例首次降至40%,這無疑為選舉增添更多變數。此外,選舉背后還交織著復雜的政治考量。不同樞機主教代表著教會不同的派系和觀點,選舉過程中可能為了支持自己心儀的候選人而展開各種聯盟和談判,這些政治因素往往會對選舉產生重要影響。截至目前,全球各個媒體機構的預測名單中,已有近20位候選人被視為新任教皇的潛在熱門人選,且這份名單仍在持續更新。
據了解,5月6日,在秘密會議前的最后一次集會中,樞機主教們就新教皇的標準、教會未來發展的重心及優先事項進行了深入磋商,并初步達成部分共識,新任教皇需在當前處于危機中的世界秩序和民眾之間,發揮“橋梁”與“向導”的關鍵作用,引領天主教在新時代的發展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