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you should cheat on your boss
英國當局正在打擊“一夫多妻式”工作現象,這是最具生產力的偷懶形式。
? FT montage/Dreamstime
Emma Jacobs
就在不久前,我們還在為“躺平式”員工而擔憂——這些員工只是做好本職工作,而不會額外無償加班,難道這已經是過去式了嗎?
如今人們焦慮的焦點變成了那些身兼數職的“一夫多妻式”員工(polygamous workers),這個詞用來形容那些同時從事多份工作的人,也被稱為“雙重工作”或“過度就業”。
與一夫多妻制(三個人或更多人之間的婚姻)不同的是,“一夫多妻式”工作是在沒有得到老板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的。相比之下,利用工作之余做副業,或者從事沒有主要雇主的零工經濟,被視為努力工作、誠實敬業的表現。
今年,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透露,他們的一名全職員工同時也在衛生和社會保健部任職。國家反欺詐計劃也發布了一份關于這種現象的報告,他們在疫情期間就開始調查,因為人們擔心居家辦公為瞞著老板兼職創造了有利條件。在倫敦市政廳的一項試點調查中,發現了23起此類事件,追回了50萬英鎊的超額支付工資,并承諾將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調查。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時,我還以為它只是用來描述三角關系(三人戀愛關系)或多邊關系(多角戀愛關系)這種備受討論的生活方式的又一個無聊詞匯。似乎每隔幾個月,就有布魯克林人寫文章稱,他們通過開放婚姻挽救了自己的婚姻。我在TikTok上搜索“一夫多妻”時,發現了許多關于如何巧妙地為丈夫和女友都騰出時間的認真分享。
不過,得知這只是瞞著雇主做兼職的一種新說法,我還是松了口氣。然而,對于這些“一夫多妻式”員工,我的主要疑問和對多邊戀愛關系的疑問是一樣的:怎么會有人有時間做這些呢?這似乎太累人了。有一個老板就已經夠麻煩了,怎么能同時應付兩個老板,還能不露出馬腳呢?
社交媒體上的一位女士解釋說,她應對這種挑戰的方法是,對兩份工作都只投入40%的精力——反正她的許多同事也都是這么做的。也許這比另一種情況要好。“無聊倦怠”是“工作倦怠”的反義詞,指的是那些工作量不足的員工因無聊而變得呆滯。還有些人則完全對工作失去了興趣。十多年前,一位美國軟件工程師對工作完全提不起勁,他把自己的工作外包給在中國的人,只拿出五分之一的工資給對方,而自己整天在YouTube上看貓咪視頻。
有人認為,防止員工身兼數職的辦法是強制要求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但難道每一個職場問題都得通過打擊居家辦公來解決嗎?或許我們也應該考慮給員工安排富有成效的工作,設定明確的目標,并給予豐厚的報酬。
不過,“一夫多妻式”工作有一個方面還是讓我感到欣慰的,那就是它證明了用來描述舊有工作模式變化的新詞匯文化正在蓬勃發展。
Z世代(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人群)并沒有發明“偷懶”這個詞,這個詞是由作家道格拉斯·庫普蘭1991年的小說《X世代:加速文化的故事》推廣開來的。實際上,“一夫多妻式”員工可能年齡在三四十歲到五十歲之間。
但在全球范圍內,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正熱烈地討論職場問題。代際差異專家鮑比·達菲表示,“大幅變化的信息環境”推動了這種討論,讓我們能夠分享“引人注目的個人案例——那些對朝九晚五工作感到崩潰的人”。
在這種背景下,像“躺平式離職”和“任務偽裝”這樣的新詞匯越來越流行。作家兼詞典編纂家托尼·索恩表示,這些詞匯“像表情包一樣,是有意識地創造并推廣開來的”,目的是讓它們迅速傳播。索恩認為,這表明使用這些詞匯的年輕人并不懶惰,而是“更抗拒接受傳統的工作、職場和工作禮儀觀念”。考慮到他們是在英國脫歐和疫情之后成長起來的,這或許并不奇怪。
“一夫多妻式”工作可能是不忠誠的表現。但這種蓬勃發展的職場新詞匯文化,無疑證明了年輕人富有思考性的創造力。只要老板不發現他們的另一份工作,這種創造力通常是老板們所喜歡的。
說明:本號刊發來自各方的文章,是為了獲得更全面的信息,不代表本號支持文章中的觀點。由于微信公眾號每天只能推送一次,無法即時更新,因此,本站目前在騰訊新聞發布最新的文章,每天24小時不間斷隨時更新,請收藏以下地址(請完整復制),隨時刷新:
https://news.qq.com/omn/author/8QIf3nxc64AYuDfe4wc%3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