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市場雖未等來婚宴市場的重大利好,但卻在酒旅融合方面展現出了不一樣的風采——從名酒產地的深度酒旅融入,到張藝興代言茅臺文旅引發關注,酒旅產業還將走向什么樣的格局?
據交通運輸部數據,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14.2億人次,同比增長4.5%。在這場全民出游熱潮中,"反向旅游"成為最大黑馬——據平臺數據顯示,三線及以下城市居民首次購票量增幅超一線城市,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居民涌入全國1230個縣,覆蓋縣域總量的近九成,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嵊泗縣等小眾目的地躋身熱門榜單前五。
在這"城市大休閑、鄉村微度假"的趨勢興起的背后,地域特色+美食酒飲+文化積累成為了旅游新目的地標配,酒旅融合也正式乘上這股東風——從服務特定客群的垂直領域,向 “更服務、更科技、更文化、更大眾” 的大眾化體驗進化,而這,正是酒旅融合之路進一步成熟升級的鮮明標志。
酒旅乘勢:
從“打卡地”到“目的地”的關鍵進化
在酒產地政府的強勢推動下,酒旅融合正與大眾旅游實現深度銜接,完成從 “打卡地” 到 “目的地” 的關鍵蛻變。各大白酒產區以城市為載體,將酒文化深度融入地方旅游生態,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
貴州茅臺古鎮以 “嗨啤一夏” 酒旅音樂周為契機,整合 “搖滾之夜 + 醬酒品鑒 + 地域夜市” 多元業態,讓游客在感受貴州酒文化濃郁氛圍的同時,通過音樂周建立起獨特的文化記憶點,成功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并拉動二次消費;宜賓產區聯動五糧液等本土酒企,將 “詩酒飛花令” 等非遺互動體驗嵌入李莊古鎮、竹文化公園等旅游景點,開放溯源酒史、和美勾調、非遺互動等深度體驗項目,讓酒文化成為城市旅游的核心吸引力;邛崍市平樂古鎮開啟 “醉夢兩千年?2025 平樂酒文化旅游季”,通過 “酒王爭霸賽”“醉拳武術表演”“日茶夜酒” 等沉浸式互動,將酒元素滲透到旅游的每一個環節,首日即吸引 6 萬游客參與,展現出酒產地對旅游資源的強大整合能力。
當下旅游市場對個性化、體驗化的需求日益凸顯,酒旅融合恰好具備成為熱門旅游項目的天然優勢。它不僅滿足了游客對地域文化深度體驗的需求,更通過酒這一載體,將飲食、歷史、民俗等多元元素串聯起來,形成獨特的旅游吸引力。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游客不再滿足于簡單的觀光游覽,而是追求能夠帶來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的體驗,酒旅融合提供的品鑒、釀造體驗、文化展演等項目,正好契合了這一需求,才成為文旅市場的新寵。
而在企業各自的探索發展中,酒旅融合正朝著高度定制化、服務化的方向邁進,郎酒莊園便是這一趨勢的典型代表。
依托赤水河畔的自然山水與醬酒文化,郎酒莊園推出 “浪漫游莊園” 計劃,專為新婚夫婦打造沉浸式高端體驗。新人不僅可以參觀吳家溝生態釀酒區,感受 “生長養藏” 的釀酒哲學,還能在金樽堡、十里香廣場等與自然融合的場景中拍攝定制化婚紗照,定格丹霞地貌與傳統釀酒場景交織的獨特畫面。
莊園在服務細節上更是精益求精:印有新人專屬名字的寢具、24 小時管家服務、融合紅花郎酒與莊園特色珍饈的專屬定制晚宴,搭配專業侍酒師講解,打造味覺與文化的雙重盛宴;鼓勵新人通過社交媒體分享體驗并贈送紀念小酒,形成口碑裂變。這種將酒文化與情感體驗深度結合的定制化服務,為酒旅融合樹立了新的標桿。
與此同時,傳統酒旅融合項目也在積極擁抱數字技術,習水縣的實踐便展現了這一趨勢。在 2025 年五一期間舉辦的貴州(習水)酒文旅融合季暨醬酒直播電商大賽中,土城古鎮作為核心會場,通過 “美酒 + 文旅 + 電商” 模式,將千年醬酒文化與現代數字技術結合。
景區打造特色店鋪、專業直播間及網紅打卡點,推出低空熱氣球觀光與低碳騎行等立體化游覽項目,同時通過 “醬酒主播訓練營”“百名網紅探秘產區” 等活動,搭建傳統產業與數字經濟的橋梁。直播帶貨首日銷售額突破 180 萬元,AI 伴游機器人的引入更提升了旅游體驗的科技感。這些實踐表明,酒旅融合正通過技術賦能與模式創新,不斷拓展邊界,向著更豐富、更多元的方向發展。
酒旅破圈:
從“接流量”到“造留量”的生態重構
從城市資源整合到定制化服務升級,從傳統體驗到數字賦能,酒旅融合在酒產地的推動下,正以蓬勃的生命力融入大眾旅游市場。它既是對當下旅游需求的精準回應,更是對未來文旅產業發展的前瞻性探索。隨著越來越多的標桿項目涌現,酒旅融合必將在高度定制化、服務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成為文旅產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貴州在這場旅游變革中所展現出系統性優勢,最值得全國各主要白酒產區效仿:政策層面,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旅游市場規范白酒銷售行為提醒告誡函》,嚴禁"特供酒""三無產品",為酒旅市場肅清環境;場景構建上,習水縣打造"美酒+文旅+電商"模式,通過直播電商大賽、非遺展演等活動,形成"可聽、可玩、可購"的全場景體驗;基建升級方面,遵義市開通"醬酒主題公交",串聯茅臺鎮、習水土城等景區,實現"半小時酒旅圈";更有茅臺文旅攜手張藝興,向更年輕、更高頻、更大眾的傳播市場發力,從空中到地面,這種系統性布局使貴州酒旅收入連續三年領跑全國。
消費者行為的變遷更為顯著,對長期以來旅游中存在"坑、宰、騙"式消費的大力排斥,催生了更透明、更軟性、更走心的旅游消費環境,這讓紛紛豎起文化大旗的白酒企業獲得有利的介入機會。與此同時,文化二次消費也在急劇升溫:茅臺鎮夜市的非遺手工藝品及“醬香下飯菜”的持續火爆銷售,證明了這種"既要品質又要實惠"的消費心理,足以推動酒旅融合向"文化+美食+酒飲+節慶"的復合消費模式深度轉型。
對白酒行業而言,酒旅融合或是破局贈量市場的下一個關鍵點。通過"酒旅+文創""酒旅+科技""酒旅+康養"等創新,企業可將旅游流量轉化為品牌忠誠度。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重構了消費場景:當游客在茅臺鎮的赤水河河谷聆聽搖滾、品鑒醬香,白酒不再是單純的商品,而是美好生活的載體。這種從"賣產品"到"賣生活方式"的轉型,正是白酒產業向"泛飲酒"市場破圈的優質路徑。
在這場旅游與酒業的雙向奔赴中,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得以彰顯。當反向旅游邂逅科技賦能,當縣域經濟碰撞酒旅融合,一個更具溫度、更富創新的旅游新時代正在到來。而白酒行業,正當以文化為舟、體驗為槳,為尋找下一個增量市場的出口而奮力前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