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凌晨,印度與巴基斯坦空軍在克什米爾歸屬爭議空域爆發激烈空戰,雙方共出動約125架戰機,交火持續超過一小時。巴方稱擊落至少5架印度戰機,印方未予確認。盡管交戰激烈,但印巴雙方均強調:“戰機未進入對方領空。”
據CNN引述巴基斯坦安全部門的消息,這次空中對峙可能是近年來印巴之間最大規模的戰機集結與對抗。雙方均出動大量主力戰斗機(疑似包括F-16、幻影、蘇-30等),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LoC)兩側展開激烈機動與導彈交火。消息人士稱,部分空對空導彈是在160公里以上的遠距離發射完成打擊的。
這幾個信息拼在一起,確實讓人產生疑問:如果雙方都沒有進入對方領空,又發生了空戰,那他們到底是在什么“空中空間”打起來的?
可能的解釋有:
- 在各自國家的領空邊緣開火
雙方飛機都在自己的領空內飛行,靠近邊境線,用遠程空對空導彈(如AIM-120 AMRAAM或俄制R-77)互相攻擊。這些導彈射程超過100公里,有些型號甚至達到了150-180公里。這樣可以做到“不越界”而仍然交火。 - 在“爭議領空”上空交戰
有些邊境區域(比如克什米爾地區)存在領空歸屬爭議,雙方都認為那是“自己領空”,所以技術上都聲稱“沒有進入對方領空”,但實際上是在同一片空域交戰。
- 信息夸張或不準確
125架戰機、一小時持續空戰、5架被擊落卻無人越界,這聽起來很像軍事宣傳或“信息戰”的一部分,存在夸大、模糊或對事實加工的可能。
目前,印度方面尚未確認戰機損失,只表示“印方戰機在本國領空內展開了防御性巡邏與必要反制”。巴方則稱此次反應“是對印方空中壓迫姿態的應對”。
簡而言之,這是一次通過軍事行動進行的政治傳話——沖突并未解除,但尚未不可收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