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式再現國際武林,您信不信?而且,以后還會看到更多。
印度與巴基斯坦激烈交火數天,這幾天的時間印度老是不服氣,從戰機空戰到導彈空襲,再到無人機襲擊。印度對巴基斯坦發動多次、多地的襲擊,終于把巴基斯坦給惹火了。
于是巴基斯坦斷然出手,于10日凌晨向印度境內發起代號為“銅墻鐵壁”的軍事行動,打擊印度超過20個軍事目標。
并且,巴基斯坦還發動網絡攻擊,癱瘓印度70%的電網。印巴沖突似乎正在相互報復的漩渦中升級。
不過,戲劇性的結果出現了,印度與巴基斯坦商談了,雙方同意停火。
這其中發生了什么變化?原先咄咄逼人的印度,為什么會同意停火?是不是有人在背后促成印巴停火呢?印巴情勢又會如何發展?
1 巴基斯坦空襲印度本土
根據巴基斯坦官方說法,印度于當日凌晨向巴基斯坦境內3處空軍基地,以及鄰國阿富汗發動導彈襲擊。于是,巴基斯坦也立即向印度反擊,派遣戰機與無人機進入印度領空,同時向印度境內發射“巴法塔赫“系列導彈。
很重要的一點,巴基斯坦軍方宣布,梟龍戰機發射空地導彈,摧毀了印度部署的俄羅斯S-400遠程防空導彈。
根據相關資料,印度總計向俄羅斯購買了五套S-400防空導彈系統,其中三套已經交付,剩余兩套將在今年交付。這五套系統總計54億美元。
如果真如巴基斯坦所言,印度這次是損失慘重。
根據這些消息,自從印度于5月7日向巴基斯坦發動戰機與導彈襲擊以來,不過4天的時間,卻是巴基斯坦壓著印度打,簡直是一面倒。
除了5月7日那一次,巴基斯坦空軍以5:0的比數,打下印度三架陣風,一架 蘇-30,和一架米格-29外,巴基斯坦又于10日的時候,再度打下一架陣風戰機,并且還俘獲了該戰機的飛行員。
有關這點,楊風在印巴開打之前也預測過了,巴基斯坦一直著重于空軍建設,也一直以優良空軍為其傳統。
這方面也是因為巴基斯坦的GDP總量比較小,財力不足以發展大海軍,因此把重點放在了空軍建設上。
從5月7日到10日這四天的時間,巴基斯坦毫無疑問地在空軍戰役上是大獲全勝,總計是6:0的懸殊比數。
期間,也就是在5月8日與9日這兩天的時間,巴基斯坦還打下77架印度的無人機。
可以說,巴基斯坦打得印度心驚肉跳,這個說法一點都不夸張。巴基斯坦打到印度都怕了,這才會同意停火。
2 俄羅斯S-400失效
至于印度S-400遠程防空導彈系統陣地被摧毀,這也不令人意外,因為既然巴基斯坦掌握了制空權,摧毀印度的軍事基地也是意料中事。
只不過還是有點令人意外,因為S-400是非常優良的防空導彈系統,竟然奈何不了巴基斯坦來襲的戰機,也奈何不了從梟龍戰機上發射的空地導彈。
這就讓S-400情何以堪,也讓俄羅斯情何以堪啊!
不過,印度軍方之前宣稱,曾經打下巴基斯坦的F-16戰機。另外,據消息,巴基斯坦還擊落另外兩架蘇-30。不過,這兩個數據未能完全證實。
這里顯現的是,不管是陣風戰機、蘇-30戰機,還是F-16戰機,美俄法三大軍事武器銷售國的戰機都被擊落了,只有中國的梟龍戰機與J-10CE戰機還安然傲立。請記住,這4天印巴雙方激烈空戰,只有中國的戰機沒有被擊毀。
這是真實數據在說話。這也正是我們在去年10月的文章中說的《中國首先超越美國的,是軍事?》
全球軍事工業最發達的中美俄歐四強,就只有中國研發制造的戰機在這幾天的空戰中沒有被擊落,一架都沒有。
那么您說,印度還能夠繼續打下去嗎?
再打下去的話,非但是印度一家都丟臉丟到家了,美國、法國和俄羅斯也都要繼續丟大臉。
3 美國不得不同意停火
這也就導致印度愿意和巴基斯坦協商停火協議,而美國也積極從中協調停火事宜。
當然,什么都懂的懂王又把停火協議的功勞攬在了自己身上。
無論如何,印度只能停火,給他一個臺階下,印度就趕緊地走下臺階。
如果印度不趁勢下臺階,那可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按照百年前的列強時代,印度肯定要被巴基斯坦逼到簽下“不平等條約”。
當然,印度如果不趁機走下臺階,老美也要跟著緊張,法國和俄羅斯的面子也不好看了。
而巴基斯坦方面也很配合,就那么一次出擊,取得了戰果后,也相當配合,和印度達成了停火協議。
對巴基斯坦而言,這是見好就收。
特別提一下,當巴基斯坦出動戰機,反過來襲擊印度境內之后,有一些網絡評論認為,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戰事升級了,螺旋型的升級。
還記得我們之前的說法嗎?我們在印巴空戰開打前說了,印度與巴基斯坦不至于陷入大規模的戰爭,請參考這期視頻:《印度肯定后悔,入侵巴基斯坦 》。
這期視頻是在印巴空戰的前一個星期推出的,我們除了在這期視頻中預測,印度空軍打不過巴基斯坦,因為巴基斯坦裝備了中國的戰機與空空導彈,雷達,以及防空作戰系統外,印度與巴基斯坦不至于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這是因為除了印巴雙方都擁有核子武器外,也是因為印度在空戰上無法取勝,這就導致印度規模龐大的陸軍無法占到便宜。因此,印度不會犯傻,傻到在空戰失利下,還派遣大規模的地面部隊,跟巴基斯坦拼個你死我活。
是以,我們駁斥了印巴雙方大規模戰爭,或是沖突“螺旋升級”的說法。
另外,楊風在5月7日的視頻也說了,雖然雙方不至于爆發大規模的戰爭,但是雙方相互“扔石頭”,這倒是有可能的。
果然,除了印度于這幾天“扔”導彈外,巴基斯坦也向印度境內發射導彈。這方面的說法也驗證了。
4 東方大國戰略
現在把重點放在背后的大國戰略。
大家有沒有發覺,巴基斯坦這一次在印巴沖突、對峙中顯得相當從容,而且是游刃有余?這在過去是沒有的。
給大家參考2個案例。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軍隊打進越南取得勝利后,于第二個月撤兵。當然,其后還有十年的兩山輪戰,但那是在五年后。
還有更早的一個案例,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解放軍深入印度境內,教訓了印度后,也是于第二個月的時間撤兵。
這兩次都是因為對方先行挑釁,中國不得已派兵,回應對方的軍事挑釁行動。解放軍在深入敵境,教訓了對方后,鑒于當時的國際形勢,因而主動撤兵。這些步驟都是在戰前就做的規劃。
巴基斯坦這一次的情形也類似,印度不停地叫囂、挑釁,巴基斯坦在周全準備下,趁著印度開第一槍后,打爆印度。當然,也給印度留了一些面子,沒有徹底打垮印度。
這次的戰爭模式是,巴基斯坦先行呼吁,希望聯合國或大國介入調查恐襲事件的真相=》然后準備應對戰爭=》等待印度開第一槍=》 數次打退印度無人機入侵。
最后是發動一次空襲,進入印度境內,打敗印度,打得印度不得不談和,停火。
那么,巴基斯坦背后有沒有高人指點呢?
大家想一想這個問題。我再舉其他的例子。
2022年爆發的俄烏沖突,普京最初是調派大軍,深入烏克蘭首都基輔近郊,擺上坦克車長龍,想要威嚇烏克蘭簽訂城下之盟。
只不過,天不從普京的愿,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英國首相約翰遜,以及美國的說服下,放棄和俄羅斯多次的談判,選擇對抗到底。
但重要的是,俄羅斯在和平談判無果后,立馬調轉大軍向東,開啟對烏東的圍城戰。
當時我們特意說明,百年來全天下最會打圍城戰的是誰?那是東方的解放軍。
1948年的長春圍城,東北野戰軍包圍國民黨在長春的守軍,實施長達5個月的圍城戰役。詳細內容我們就不多說了,請大家自行參考當年的長春圍城戰役。
自此之后,俄羅斯軍隊逐步包圍烏克蘭烏東地區城市,一個一個擊破。最著名的是馬里烏波爾的圍城戰。
這些,似乎都有著東方的味道,東方的戰法風格在其中。
再說說2023年10月爆發的巴以沖突,很多人(國內外)認為,以色列30萬大軍圍困加沙,哈馬斯撐不住以色列大軍圍剿,很快就會被剿滅。
但我們不這么認為,我反對哈馬斯撐不住,立馬垮臺的說法。大家如果還記得,當時我們說,哈馬斯打“地道游擊戰”,撐5、6個月以上沒問題。
沒錯,就是這“地道游擊戰”。游擊戰是誰的看家本領啊?
大家還記得巴以沖突的時候,有關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說法嗎?
以色列以為自己是螳螂,有美國給他撐腰,想要用大軍捕捉哈馬斯這只蟬,卻沒想到背后還有伊朗、抵抗之弧、胡塞武裝組織等力量。而且,這背后的力量還有中俄兩大國撐著。
看看胡塞武裝這一年多在紅海邊上表演的導彈+ 無人機的游擊戰術,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啊!搞得天下第一海軍強國的美國束手無策,不得不跟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
這是什么狀況呢?天下第一軍事強國和一個散兵游勇的武裝組織達成停火協議,這樣是不是很滑稽呀?這個超級軍事大國過去總是頤指氣使,不是號令天下,就是把那些中小型國家打到服氣。現在卻要和一個地方組裝力量談和?這是什么情況呢?
我們也不多說了,大家自己去想。
5 更多中國戰略成為教科書
這三個案例都指向一個方向,自從中國崛起,并且于2021年3月,在美國阿拉斯加州 和美國協商的時候,當著這個超級軍事大國的面說:“美國要從實力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 … 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等于是中國拒絕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
當中國拒絕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后,大家可以看到此后的世界局勢多了一些中國風味,“中國風”。
再強調一次,21世紀前的200多年,由于中國積弱,全球不管是軍事戰略、軍事武器的發展、大國戰略與經濟理論,都是西方國家在書寫。
但是,當中國崛起后,這些過去的大國戰略與經驗不一樣了,增添了“中國風”。
且不說中國崛起會改寫這些大國戰略,但起碼增添了中國色彩,各國都需要重新審視。
美國不服氣嗎?那就是上期視頻說的,來試試唄?
印度的確不服氣,但印度試了之后的結果呢?
6 就等著印度開打
我們在印巴空戰前一個星期的說法,印度很想打,美國也希望印度打。
這兩個國家都想要嘗試,那就試試唄。巴基斯坦與中國都在等著呢!
在這里做一個后記,當初制作那期視頻就是警告印度,給印度提個醒,不要輕舉妄動,否則一定會后悔。
但我們也知道,印度很想打,美國也希望印度打,印度肯定會打的,我們也因此把這說法擺在前頭。
就知道印度與美國想打,就等著印度的行動。
最后的結果是,打到你(印度)服氣,打到美國不得不讓印度喊停,給印度一個臺階下。
于是,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后,又出現一次經典的印巴空戰。
中國模式于2025年再次出現世人眼前。
隨著中國的崛起,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中國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