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您別擔心,我在這里,也在學著把破碎的自己,一針一針,縫回人形。”
手工花、千紙鶴、書畫作品……5月7日,上海市吳家洼監獄里,擺出了不少服刑人員自制的禮物,都是他們要送給母親或妻子的。一大早,監獄第二屆“母愛進大墻,親情助新生”親情幫教暨家屬規勸活動拉開了帷幕。服刑人員通過多臺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展示了教育改造成果。
“媽媽,高墻外的春天,是不是又綠了?您別擔心,我在這里,也在學著把破碎的自己,一針一針,縫回人形。”聽著舞臺上的詩朗誦《媽媽,我在縫補月亮》,服刑人員張某握緊了母親的手,用詩里的結尾告訴身邊的母親,“終有一天,我會走出這道門,做您晚年能依靠的拐杖。”
但在入監之初,張某可不是這樣的。他對所犯罪行沒有清醒的認識,執著于申訴翻案,抗拒民警的教育幫助,眼看著就要走上對抗管教之路。他的母親一條條地查法律條款,一遍遍咨詢律師,寫了很多信件來勸解和叮囑他,才讓他逐漸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的確是觸犯了法律,最終打開心結,認罪悔罪,積極改造。
如今,張某遵規守紀,積極勞動,在監區里的改造之路走得愈加順利。他不僅參與了國家級非遺項目“錫劇”的傳承學習,還成了骨干力量,被評為2024年度監獄改造積極分子。“這孩子從小就脾氣倔,我們生怕他想不通,在里面跟警官對著干,做出傻事。感謝各位警官的教育,現在他能及時認罪悔罪,踏實改造,我們全家就都放心了。”張某的母親對兒子這些年的變化很欣慰。
張某在懺悔發言中說:“剛進來時我心理落差很大,不能接受現實,那段日子就像掉進了漩渦。還好有家人的不離不棄和警官的諄諄教誨,我的改造之路才會越走越順。請媽媽放心,我會更加積極去改造,爭取早日回去與你們團聚,你們也要保重自己的身體,等我回來。”
服刑人員趙某曾是一名吸毒人員,吸食毒品給他帶來的除了扭曲而短暫的快感外,還有身體和精神不可逆的損傷,以及家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他的小女兒,也在3歲時被確診了孤獨癥。
入監服刑后,趙某非常消極,說自己禍害了下一代,早就該死。他改造態度消極,經常違反監規隊紀,與其他罪犯的關系也非常緊張。趙某從未向民警申請過會見,不愿多與家中聯系。
籌劃此次母親節幫教活動時,監區民警希望趙某也報名,請母親到監獄里來。猶豫再三,趙某還是放棄了這次機會。看著他期盼又畏懼的神情,最終監區民警幫他報了名,并主動聯系了趙某的家人。
時隔四年,再次看到自己的親人,趙某哭得不能自已,他緊緊地擁抱著媽媽,一直在重復:“對不起!”“我錯了!”趙某的母親勸慰道:“我們都在家里等你回去,你一定要學好,再也不要走老路了。”
母親的話讓趙某哽咽了很久,他向民警深鞠一躬表示感謝,保證以后再也不干違反監規隊紀的事情。
活動中,為母親梳頭發的環節將氣氛推上了高潮。
摸著母親蒼白的頭發,很多人淚水漣漣。“媽,辛苦了!”“對不起!”一個個深情的擁抱和一句句真誠的道歉中,有他們的悔恨、不舍,和重新做人的決心。
其中,一位母親佝僂的身影很引人注目。他是服刑人員薛某的母親,今年已73歲的她,是此次來監參加幫教活動家屬中年紀最長的。薛某本來不想讓母親舟車勞頓,但在一次親情電話中得知此事后,母親表示一定要參加,說如果錯過這次機會,不知道下次還能不能當面抱抱兒子。
最終,在親屬的陪同下,薛某的母親來到了幫教活動現場。薛某抱著母親,又激動又悔恨,一遍遍關照她一定要保重身體,等他回家。
來源:上觀新聞 記者劉雪妍
責 編|袁 琳
審 核|徐連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