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先生作為當今書壇最為活躍的創新書家,也是最受爭議的一位,曾翔先生對傳統書法藝術的認知和顛覆,讓他的書法風格完全背離的大眾審美,因此招致無數的謾罵和攻擊,但是曾翔先生并沒有畏懼網絡暴力,依舊不停歇的進行著書法的創新實踐。
盡管人們將曾翔先生的書法歸結為“吼書”,被列為當今“丑書”大師,但是“吼書”并不能完全概括曾翔先生目前的書法風格,甚至只能是他豐富書法表達的冰山一角。
在曾翔先生舉辦的《心經》個人書法藝術展上,各界人士蜂擁而至,給出的一致評論就是“新”,曾翔先生再次用全新的書法藝術語言震撼了書壇。
這次展覽的很多作品都被秒售,其中最貴的一幅更是賣到了40萬的高價,這足以證明曾翔先生的書壇探索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認可。
劉洪彪先生曾說過,當今書家創作要追求三點要求,那就是“不因襲古人,不尾隨時賢,不重復自己”,這三點看似簡單,其實做起來非常難。很多當今書家終其一生也沒有做到第一點,這其中就包括廣受民眾追捧的人。
而三點當中最后一點是最為困難的,想要不重復自己就要不斷推翻自己,拋棄已經養成的習慣,從頭再來,這就要求書法家永不停歇。
劉洪彪先生自己也沒有完全做到最后一點,當今書壇真正做到最后一點的也就只有曾翔先生了。
曾翔先生書法現在給人的感覺就是變化太快,《心經》展上的很多作品都被注入了全新的元素,與去年的作品風格大不相同,如此徹底且頻繁的變化,對于像曾翔先生這樣成熟的書法家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曾翔先生曾引用書譜當中的一句話批評過別人,就是“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曾翔先生之所以引用這句話,在于他對這句話充分的理解。
所謂的平正和險絕,并非局限于筆法和字法,更可以理解為規范和變化,所以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初學書法要先學規范,熟知規范后要追求變化,當變化達到一定境界以后就形成了新的規范,從而重新回歸規范。
從曾翔先生的書法經歷也可以印證他對這句話的實踐,他初登書壇就是以雄厚的傳統書法征服世人的,取得了過人的成績。
其后他并沒有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成績,而是放棄所有不顧一切的去追求變化,一直到今天仍然熱情飽滿的去大膽嘗試創新,進而真正做到不重復自己。
曾翔先生近幾年的活動非常多,辦展、參展、捐獻,每次都會拿出不同風格的作品,可以認為曾翔先生已經處于創新的高峰期。
這個高峰期能夠持續多長時間,要看曾翔先生的精力和體力是否還能繼續支撐他的探索,不過這個高峰期一過,曾翔先生大概率會復歸平正。屆時他將帶給人們對書法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詮釋。
我們不舍他停下探索的腳步,但是也期待他回歸去揭示書法藝術最終的奧義,可以預見,曾翔先生的回歸會深刻影響書法發展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