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是副團級別,選擇了自主擇業。回來之后,感覺很輕松。應該說,這是之前選擇自主擇業,以及現在選擇逐月領取退役金戰友們的一個普遍狀態。剛從部隊回到地方,他們都感覺非常輕松。
選擇自主擇業和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戰友,與選擇轉業安置的戰友很不一樣。選擇轉業安置的戰友,會有一段較長時間的休息,將近一年,這是在等待安置期間。一般選擇轉業安置后,會等待待安置通知,然后通知選崗,選崗之后再通知上班。在等待安置期間是最輕松的,但一旦上班,基本上就進入常規上班狀態,不會很輕松了。特別是一些安置到基層的戰友,通常都比較辛苦。
而選擇自主擇業和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戰友,一開始就有這樣的心態。他們清楚從部隊回到地方,沒有安置工作,自己不會像轉業安置的戰友那樣去上班。并且,如果他們有一些興趣愛好,也知道自己可以去做。比如說健身、學樂器、畫畫、旅游、攝影等等,這些都很正常,所以剛開始心態絕對是很輕松的。
一般過了一段時間,他們會發現現實與自己想象的可能不一樣。有時候為了增加人際關系,可能會參加一些協會,比如書法協會、美術協會、作協等等,還會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像長跑、組團活動等等。有些戰友可能會去創業,這也沒什么。比如我有一個副團級的戰友,回重慶后搞了一個很不錯的水稻種子項目,就挺好的。當然,很多戰友可能會去打工,如果不創業,就到一些公司去發揮自己的專長,這樣也都挺好。
然而,如果開始做一件事情,就會發現又不是那么輕松。人都是這樣,剛回到地方是一種生活狀態,上班又是另一種生活狀態。上一段時間班,感覺不合適,就又換一個工作。有的戰友換工作后能很快進入狀態,有的則在來回更換工作崗位之間徘徊,就會感覺比較亂。
所以,真正輕松的是那些目標比較明確的戰友。比如我有一個正營級自主擇業的戰友,回家就專心帶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研究生,孩子畢業后考上公務員去上班,多好。而他自己,隨著年齡增長,也就自然到了退休狀態,這樣就比較實在,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不管你選擇哪一種退役方式,是轉業安置也好,自主擇業也好,逐月領取退役金也好,一定要明確自己究竟要干什么,避免忙亂無章。
(鄭重聲明:本人純屬“野生博主”,既非軍轉部門工作人員,也非行業領域專家,只是一名退役軍官,所有推文均為個人推斷和經驗分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