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不容易盼到勞動節放假,趕緊回老家去勞動。五月一日犁地旋地,二日鋪上地膜,三日種上玉米。到了四日,突然狂風肆虐,沙塵漫天,只得頂風貓腰壓土培垅。
? 今年整個春天,幾乎沒見雨點。黃禿禿的山上了無生氣。孱弱的麥苗隨風而擺,看上去干巴黃蔫。很多人感嘆,今年難有好年景。
? 五月五日又坐班車返回縣城。在車上,有一相熟的同伴說自己莊間的事。說是這么旱,沒有一點墑,還有愣人鋪地膜種玉米,化肥幾百上千塊,種籽還得幾百塊,地膜都給大風刮上了天,種上都難得出苗,不知圖個啥。這位同伴也是種地人,撂開土地也沒幾年,現在和我干著同樣的差事,都是給孫子當書童。區別在于,人家早不種地了,我還戀著種地。他說話的意思也是對種地農民的一種悲憫。但我聽了心里很是不舒服。農民怎么能不懂得農民。我們這個地方,干旱少雨的時候多,風調雨順的年月少。是個農民,到了季節就該下種,農時不敢誤。下了種才有收獲的希望,不下種,一切都是零。
? 現在依然綣戀著這塊貧脊土地的,多是六十歲左右的人??刺鞝斞凵那f稼漢,主動權就在于種??赡芎芏喔呷藭苫?,看上去得不償失的無效用功,為什么那么多人依然堅持?因為他們能夠選擇的太少了,還有就是……就是什么呢,我也好象說不準,應該是一種本能,一種執念,一種愛。
? 具體到我自己,不種地行嗎?不單別人說行,我自己也覺得行。我的很多很多同齡人,不種地都行。種地與否,對我們的生活沒有任何影響。只是覺得不種地,好像就失去了農民這個身份,這塊土地從先人手里就養育著我們,如果不侍弄,好象對不起誰似的。我們的愛種地,如同詩人的愛寫詩,畫家的愛作畫,書法家的忘情揮毫,是一種刻進骨子里的熱愛。
? 電視劇《天道》里有一句臺詞,不該作為的不作為就是作為。我們這個地方的種莊稼,實在也說不清是不是作為。既使風調雨順,顆粒飽滿的莊稼正待收割,一場冰雹,所有的幸勞頃刻付諸東流,誰又能斷定到底該作為還是不該作為。
? 寫了這么多,我自己也鬧不明白要表達怎樣的意思,要告訴別人什么。我只是想給象我一樣的農民來個立此存照。未來肯定不會再有我們這么傻的農民。這么執著,這么勤勞。不惜汗水,不計得失。一靠天二靠雙手,自覺自為,忙不停,閑不住。有時候簡直自討苦吃。只有勞作在土地上,才‘覺得踏實,心安。這也許就是我們這一代農民的宿命。
? 有人憧憬過未來農業生產的情景,無人機施肥播種,智能農機耕地收割。農民只需拿上搖控機,躺著就能操作。希望這一天早早來到,也祝愿我們這一代以苦為樂的農民活得更為灑脫。(作者:李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