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綠芽”團隊的檢察官為同學們上普法課。(圖片來源:甘孜州檢察院)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四川甘孜北路地區,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能歌善舞,對草原、牦牛侃侃而談,可對法律知識卻知之甚少。近期,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綠芽”團隊的檢察官和社工們為這些孩子帶來了量身定制的“法治溫暖包”。
“普法,不僅要走進城里的學校,那些遙遠的牧區更是我們要去的地方。”就這樣,一支聯合甘孜兩級檢察機關及邑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普法小分隊成立了。他們深入高原農牧區,其中既有能用藏語和孩子們說貼心話的本地檢察官,還有把法律條文變成生動故事的專家,以及裝滿法治宣傳冊和禮物的“法治溫暖包”。
“如果遇到陌生人加微信怎么辦?”“同學給我起難聽的外號算違法嗎?”……面對孩子們的提問,檢察官們蹲下身來,耐心傾聽并給予解答和建議,告知同學們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從校園欺凌到網絡安全,從預防性侵害到自我保護,他們用孩子們熟悉的語言,把枯燥的法律條文變成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違法犯罪的后果。
活動中,除了課堂教學,未檢檢察官和社工們還利用課余時間,與孩子們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他們了解孩子們的家庭情況、學習狀況和內心想法,為那些可能存在心理問題或面臨困境的孩子提供幫助。同時,社工們和邀請的北京志愿團隊運用互動游戲、情景模擬等方式,講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消除同學們對身體發育的困惑與羞澀,引導他們正確看待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變化。
“這樣的法治教育太及時了,我們農牧區的孩子太需要了解這些法律知識了。希望以后能多開展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學校老師說道。
在甘孜高原上,孩子們的歌聲清澈嘹亮。伴著歌聲,普法干警們跨越雪山河流,向著更遠的農牧區前進,在海拔4000米的草原種下法治的種子。
來源 | 甘孜檢察
編輯 | 劉巖
審核 | 田驍
投稿 | tx3053911(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