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總局公布2024年度教練員職稱評審結果,中國女排傳奇主攻手朱婷通過評審,擬獲得國家級教練資格。從賽場“MVP收割機”到教練席新星,現役31歲朱婷的職業生涯迎來里程碑轉變,再見得叫她“朱教練”了。
被國際排聯譽為“世界第一主攻”,朱婷在里約奧運會決賽,以27分力挽狂瀾,帶領中國女排收獲載入史冊的奧運金牌;2019年世界杯帶傷作戰仍斬獲最佳主攻,用行動詮釋中國永恒的女排精神。征戰海外多年,此近兩賽季朱婷閃耀歐冠賽場,她的國際視野和改革勇氣,正是中國女排需要的。
國家體育總局公示顯示,朱婷由河南省球類運動中心申報,與汪順、丁寧等18位奧運冠軍共同通過評審。按規則申請者需有為國家隊執教的想法,那么她未來就有可能以教練身份回歸。朱婷再獲新職稱,她的轉型和執教前景,業內是非常看好的,作為曾經中國女排的定海神針,她深深了解國際排壇趨勢,曾提出“主攻手需兼顧進攻與一傳”的革新理念,或推動國家隊戰術革新。
盡管前景光明,朱婷能否再造傳奇?新身份曝光后,她仍需跨越兩道關卡,從專注自身技術到統籌全局的角色轉換,需提升戰術設計、心理輔導等綜合能力。朱婷是我們的國民偶像,她的執教成績會被嚴格審視,和新上任的女排主帥趙勇一樣也會有輿論壓力,尤其需應對不同奧運周期后的新老交替難題。國家體育總局排管中心對朱婷轉型非常認可,計劃在巴黎奧運周期后,逐步讓她參與國家隊戰術設計。”
在排球史上,從巨星到名帥的蛻變從不缺乏傳奇,郎平從“鐵榔頭”到“郎指導”用了10年,吉馬良斯從巴西男排主攻到奧運冠軍教頭歷經15載。而朱婷的轉型速度,恰似她標志性的暴扣迅捷又充滿力量。對于未來規劃,朱婷在接受專訪時透露:“我想建立一支用‘大腦’打球的隊伍。現代排球需要主攻手具備六輪一傳能力,副攻手能組織戰術球,自由人參與進攻發起。”將排球運動推向全員參與、快速多變的構想,與郎平的“大國家隊”呼應。
當被問及執教目標時,朱婷的回答令人動容:“我想讓更多農村孩子相信,排球可以改變命運,就像18歲那年,郎導把我帶進國家隊時那樣。”中國排球的星火傳承,一個團隊項目,精神的傳承比勝利更重要,逆境突圍的中國女排是勝利的密碼。這個曾因身高自卑的農村女孩,終將以教練身份,把中國女排的火種播撒向更廣闊的天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