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青海,群山披翠,歡歌蕩漾。5月7日,“打起手鼓唱起歌”首屆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優秀節目巡演青海站首場巡演,在青海中心廣場盛大舉行。這場凝聚著天山與昆侖深厚文化情誼的藝術盛會,以民間藝術為紐帶,精彩呈現十余項兩地非遺瑰寶,奏響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時代強音。
云端線下共襄盛舉,民族歡歌響徹青海
此次巡演將天山風情融入昆侖文脈,是藝術成果的跨地域展示。據了解,“打起手鼓唱起歌”首屆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優秀節目巡演自2024年8月啟動以來,累計開展各類文化活動1800余場,有效豐富了新疆各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此次巡演來到青海,恰似一場跨越千里的文化奔赴,讓新疆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浸潤高原沃土,為青新兩地情誼注入新的活力,綻放民族團結的絢麗之花。
(自治區文旅廳文旅推介官通過新疆是個好地方主題展示,帶領觀眾感受新疆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新疆和田地區文旅推介官身著艾特萊斯服飾,為游客提供了古和田多樣的風土人情文化旅游體驗)
和田地區文旅推介官深入市民當中,宣傳推介和田文化旅游精品線路
石榴綻放映初心,絲路鼓韻穿古今
隨著開場歌伴舞《石榴花開幸福長》的音樂響起,演出正式拉開帷幕。舞者們身著絢麗多彩的各民族服飾,在舞臺上翩翩起舞,生動描繪出青海大地上各民族如石榴籽般緊密相依、共同前行的盛世畫卷。
第一篇章“絲路情韻?青新共舞”中,來自新疆吐魯番市托克遜縣的民間藝人帶來打擊樂合奏《高昌鼓韻》,激昂的鼓點帶領觀眾穿越回古絲綢之路的繁華歲月。
(打擊樂合奏《高昌鼓韻》)
群舞《歡樂納孜庫姆》以其熱烈奔放的舞姿,展現出新疆人民在重大慶典活動中的歡樂場景。而青海新生代花兒傳承人索南孫斌、馬全、童守蓉、吳玉蘭帶來的《花漫高原》,將非遺“青?;▋骸迸c創新編曲相結合,煥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高原牧歌展豪情,天山笑語架心橋
第二篇章 “高原歡歌?天山回響”,蒙古族群舞《牧歌向遠方》中,舞者們以剛柔并濟的舞姿,生動展現出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豪邁與“牧歌飄向白云端”的浪漫。來自新疆阿克蘇的演員帶來的相聲《心靈的橋梁》,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為青新兩地的民間藝術交流增添了一抹歡樂色彩。群舞《琴舞飛揚賀盛世》以手風琴表演和多民族融合舞蹈,彰顯文化自信。
(群舞《琴舞飛揚賀盛世》)
哈薩克族民歌《瑪依拉》那悠揚的旋律,仿佛讓觀眾看到一位美麗姑娘踏歌而來,跨越時空與大家邂逅。
(女聲獨唱《瑪依拉》)
千年韻律響未來,史詩歡舞繪新篇
在第三篇章“石榴花開?共繪未來”,土族舞《心靈的守護》以千年韻律,演繹當地從歷史滄桑到鄉村振興的蝶變。
(土族舞《心靈的守護》)
木卡姆表演則以其原生態的高亢激越表演,震撼人心。將新疆人民對生活的熾熱情感,化作直擊心靈的藝術力量。
(木卡姆彈唱《勃姆巴雅宛》)
維吾爾族舞蹈《豐收的喜悅》展現出農牧民豐收時的喜悅心情。
(群舞《豐收的喜悅》)
陶力《英雄江格爾贊》講述了蒙古族長篇英雄史詩的傳奇故事。一個個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陶力《英雄江格爾贊》)
演出尾聲男女四重唱歌伴舞《請到大美青海來》深情唱響,昆侖山仿佛捧起哈達,青海湖好似斟滿美酒,向全國人民發出誠摯邀約,共祝祖國繁榮昌盛。
(歌伴舞《請到大美青海來》)
臺上臺下同起舞,青新攜手譜新章
值得一提的是,本場演出的謝幕環節獨具匠心。在青海本地導演的精心組織下,觀眾方陣的群眾身著各民族服裝,齊聚舞臺下的空地,與舞臺上的新疆演員們共同起舞。一時間,歡歌笑語、舞步翩翩,各民族文化在這一刻交匯、融合,成為本場演出最為動人的畫面,也為本場巡演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觀眾方陣舞蹈)
本次巡演中新疆民間藝術與青海地域文化相互交融,描繪出中華文化百花齊放的壯美圖景。相信在系列活動的持續推進下,民間藝術的生命力將愈發蓬勃,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堅實紐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