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口腔醫學雜志》優先出版了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多領域專家制定的《減少游離糖預防齲病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旨在倡導全民共同關注減糖防齲工作,推動防齲工作進程,同時提出面向政府的減糖防齲策略和面向公眾的減糖防齲建議。
我國兒童齲病患病率近年來持續攀升,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達71.9%,12歲兒童恒牙患齲率達38.5%,頻繁攝入甜食是重要誘因。游離糖(包括食品、飲料中的添加糖及天然存在于蜂蜜、果汁中的糖等)可破壞口腔菌群平衡,引發齲齒,增加牙齦炎和牙周炎的患病風險,并與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關。WHO建議最好將游離糖攝入量控制在總能量5%以下,《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則提出減糖的重要指標“到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高于25 g”。《共識》從政策與實踐層面提出重要建議:
從國家政策層面,《共識》建議將“減糖防齲”納入國家整體“減糖策略”體系,推動含糖飲料征稅試點,限制高糖食品廣告,完善食品標簽(標注糖含量、增加警示標識及提供替代選擇等),倡導全民減糖行動。要創建減糖支持性環境,禁止在學校周邊一定區域內售賣含糖飲料,推廣健康飲水,強化學校、社區的減糖宣傳教育。
在面向公眾方面,《共識》強調“個人是健康第一責任人”,提出具體建議:限制每日游離糖攝入量(最好≤25 g),減少含糖飲料和加工零食攝入;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餐后及時漱口,使用含氟牙膏;鼓勵以水果、牛奶和堅果等替代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學會閱讀食品標簽、識別隱藏糖分;此外,可適當選用代糖產品(如木糖醇)作為過渡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