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劉銀平
編輯 | 付影
來源 | 獨角金融
華源證券攤上大事了,8年多前的一起20億元資金投資管理事件,如今讓其陷入重大訴訟案件之中。根據控股股東武漢金控集團4月30日公告,吉林蛟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蛟河農商行”)就與華源證券侵權責任糾紛,將其告上了法庭,索賠金額超過3.6億元。
2023年位列券商“虧損榜”榜首的華源證券,2024年經歷了增資擴股落地、人員變革、布局研究業務等一系列關鍵舉措,實現營收、凈利潤雙線飄紅,多項業務迎來業績大幅增長。
然而,剛扭虧為盈便迎來了重大訴訟及巨額索賠,2024年華源證券凈利潤1.69億元,本次蛟河農商行的索賠金額是其全年凈利潤的3倍左右。在該案件中,華源證券是否存在過錯?將承擔什么責任?是否會對其經營及償債能力造成重大影響?
1
蛟河農商行遭遇合同詐騙,
20億元理財資金分文不剩
事情要回溯到2016年10月、11月,蛟河農商行將20億元資金委托給陸家嘴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設立信托,信托資金用于投資華源證券銷售管理的“九州證券啟航31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該定向資管計劃購買了郵儲銀行(601658.SH)發行的“財富月月升”理財產品。
對應這20億元管理資金,華源證券與郵儲銀行武威市文昌路支行(簡稱“郵儲文昌路支行”)簽訂了《人民幣理財產品公司客戶認購協議書》,并與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簡稱“郵儲武威分行”)簽訂了具有保本保收益擔保性質的《差額補足協議》《承諾函》《理財產品收益權回購協議》等資料。
2016年末,郵儲銀行甘肅分行在對文昌路支行的核查中發現,蛟河農商行買的這筆理財資金被挪用,由此東窗事發。
2017年初經調查發現,時任文昌路支行行長王某,通過假冒郵儲武威分行工作人員等手段,利用“財富月月升”理財產品,實施合同詐騙。上述華源證券與郵儲文昌路支行、郵儲武威分行簽訂的各項協議,公章均為王某偽造。
20億元資金有12億元未認購理財產品,只有6億元成功認購,還被王某用偽造的華源證券印鑒、開戶資料等提前贖回、轉移、占有,等于20億元投資資金全部被侵占。
圖源:罐頭圖庫
王某能順利實施詐騙,與蛟河農商行的“助攻”脫不了關系。時任蛟河農商行金融市場部副經理的張某,被單位指派前往郵儲武威分行具體經辦理財產品認購業務。
按理來說,作為銀行工作人員,了解理財產品的非保本收益屬性,該產品支付了前置貼息1.5%,又簽訂抽屜協議承諾保本回購,這一系列違規行為張某都未提出異議,未按規定臨柜辦理業務,對理財憑證等資料也未認真審核簽字,期間還冒用通道公司工作人員身份在理財產品交易回執上簽字,存在嚴重失職行為,縱容了王某實施詐騙行為,是造成巨額資金被騙的“幫兇”。
2018年1月,彼時銀監會披露了郵儲文昌路支行涉79億元票據違規案件,對涉案的12家銀行業機構共罰沒2.95億元,文昌路支行行長王某被終身禁業。蛟河農商行也因違規購買理財被罰沒7744萬元,時任董事長姚金明、行長鐘原被取消2年高管任職資格,其他多名高管被禁止2年從事銀行業工作。
該案經過了多輪審理,2023年,根據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2023)甘刑終116號刑事判決,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認定郵儲文昌路支行承擔85%的賠償責任,蛟河農商行承擔15%的過錯責任,判令郵儲文昌路支行向蛟河農商行支付1.67億元本金及相關利息。
2
華源證券在此案中應承擔什么責任?
對于被判承擔15%的失職責任,遭受3億元的巨額損失,蛟河農商行表示不服。于是,2025年1月20日將該案中的“配角”華源證券告上法庭,要求這部分損失全部由華源證券承擔。
蛟河農商行認為,華源證券在案涉業務過程中存在過錯行為,致使其15%的本金、利息無法獲得賠償,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蛟河農商行的訴訟請求為:
1、華源證券承擔本金損失2.95億元、利息損失6.46億元(利息損失暫時計算至2024年9月12日,自2024年9月13日起按照2.95億元為基數,按央行同期同類存款利率計算,至全部款項付清為止)。還要求華源證券承擔管理費損失80萬元、托管費損失20萬元、信托費損失200萬元。
2、返還理財賬戶資金余額27.49萬元,承擔律師費30萬元,以及訴訟費、保全費、財產保全擔保費等。
從已經披露的信息來看,華源證券在此案中,印章被偽造,被犯罪分子提前贖回開在其賬戶中的理財資金,華源證券卻未能及時察覺并阻止犯罪行為發生,這里存在疑點。至于在案件中華源證券具體存在哪些過錯行為,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目前尚無法判斷。
北京周泰律師事務所王通律師認為,從目前公開信息難以得出華源證券是否存在過錯行為的有效結論,需要結合具體事實行為來判斷。蛟河農商行索賠金額的合理性、華源證券是否存在過錯、如被認定存在過錯需要承擔的責任比例,需要法院依據實際損失的認定結果、已生效的民事判決以及蛟河農商行與華源證券的合同約定,結合認定的事實作出判決。
圖源:罐頭圖庫
蛟河農商行和郵儲文昌路支行的訴訟案件,是由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即郵儲文昌路支行所在地。華源證券在收到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傳票后,曾對管轄權提出異議,但2025年3月3日被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
王通表示,蛟河農商行的住所地為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華源證券的住所地為甘肅省西寧市城中區。二者屬于兩個省級行政轄區,且案件訴訟標的額超過1億元,應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根據武漢金控集團公告,該案屬于侵權責任糾紛。
根據《民事訴訟法》,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即華源證券和蛟河農商行可以在簽訂合同時約定具體的管轄,如沒有約定,則應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王通稱,本案中,因缺乏完整的案件材料,所以無法準確判斷管轄權問題。但如果吉林市中院認為該院有管轄權,則可能是因為:華源證券和蛟河農商行在合同中提前約定了管轄,或者雖無約定管轄但吉林市中院認為侵權行為發生地在吉林市轄區內。
華源證券已經就管轄權異議裁定提出上訴。目前該案處于一審審理狀態,尚無一審判決。
距離案發已經過去8年多,如果說這是華源證券的歷史遺留風險,那2024年8月20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的一則處罰公告,則揭示了近年來華源證券內部控制失效。這還是中證協近十年來首次公開發布的對機構采取的自律罰單。
中證協對華源證券采取警示自律管理措施,華源證券在廉潔從業管理、從業人員登記管理、考試組織等方面存在眾多違規行為,存在多名考生在證券業專業人員水平評價專場測試中集體違紀的現象,合規警示敲響。
來源:中國證券業協會
3
2024年營收、凈利飄紅,
巨額索賠是全年凈利潤的3倍
華源證券的前身為三江源證券經紀有限公司,2002年12月由8家股東發起設立,此后經歷了多輪增資擴股、股權轉讓,控股股東也經歷了多輪變更,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廣州證券、九鼎集團都是其歷史控股股東,2007年5月、2012年12月、2015年4月先后更名為天源證券經紀有限公司、天源證券有限公司、九州證券有限公司。
2022年12月,證監會批復同意武漢金控聯合東湖高新區和江漢區并購九州證券72.5%股份事宜。其中,武漢金控持股50%,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東湖高新區國資平臺和江漢區國資平臺分別持股12.5%、10%。2023年1月19日完成股權變更,成為武漢唯一市屬國資控股券商。
2023年9月18日,正式更名為華源證券;12月,經過增資擴股后,華源證券的注冊資本增至45.76億元,于2024年3月20日完成了工商變更。
經歷重要股權變更后的頭一年,2023年華源證券資產總額增長69.2%至111.75億元,但卻創下成立以來最差業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均為負值,分別為-2.73億元、-9.07億元,成為當年券商界的“虧損王”,幾乎將過去8年的盈利都虧了進去。
實際上,2023年華源證券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利息收入都是增長的,但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為-7.63億元,是導致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此外,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長85.02%至2.41億元,營業支出同比增長43.78%至7.91億元,導致虧損加劇。
華源證券并未對業績作出詳細解釋,只稱是清理歷史包袱,壓降歷史金融資產風險。
圖源:罐頭圖庫
4月29日,華源證券披露了2024年年報,營業收入9.96億元,由負轉正,歸母凈利潤1.69億元,扭虧為盈。
從各業務線條來看,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利息凈收入、投資凈收益分別為2.76億元、1.95億元、0.19億元、1.66億元、1.62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79.1%、4.33%、23.95%、26.3%、127.92%。
業績向好,一方面是因為四季度以來A股強勢回暖,“看天吃飯”的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收入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另一方面,華源證券經歷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包括增資擴股正式落地、發行次級債券、收購中植基金標類業務、各業務線人員變革、布局研究業務等。
截至2024年末,華源證券登記從業人員數為1749人,較2023年末減少了516人,同比下降22.78%。其中,一般證券業務1138人,增加493人;證券經紀人456人,減少1070人;投資顧問99人,增加28人;分析師40人,增加36人;保薦代表人16人,減少2人。
經紀人銳減7成的同時,一般證券業務人員卻增長76%,分析師隊伍擴張更為迅猛,加快招兵買馬步伐,從多家券商挖角知名分析師,2024年分析師人數翻了9倍至40人,2025年最新人數已增至50人。在這種情況下,2024年華源證券分倉傭金收入達到0.17億元,同比增長1523.86%。
可以說,近兩年華源證券經歷了一番脫胎換骨的轉變。不過在業績向好之時,這突如其來的3.6億元索賠金額,如同一顆重磅炸彈,或給內核尚不穩定的華源證券的盈利能力蒙上一層陰影。
華源證券在該案中將承擔多少責任?蛟河農商行3.6億元索賠金額是否合理?評論區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