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通訊社電(記者耿玲/通訊員王子銘)在大連市甘井子區(qū)中華路街道華國社區(qū),社區(qū)黨委書記苗蓓蓓用一次次行動,為獨居老人點亮心中的溫暖之光。
2025年5月6日17時40分,苗蓓蓓的手機急促響起。轄區(qū)居民焦急地求助:“書記,我家旁邊六樓三號鄰居家老人被鎖在門外,半倚在我家門上,我出不去,怕開門傷到老人!”苗蓓蓓迅速行動,查看社區(qū)臺賬發(fā)現六樓三號居住的是年輕一家三口,并無老人。她立即致電六樓三號核實,確認情況后,通知樓長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查看并看護老人,同時請報警居民嘗試拍攝老人照片以確認身份。因老人背對房門無法拍到正臉,苗蓓蓓焦急等待。五分鐘后,樓長來電確認老人是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前樓王姓獨居老人,并與家人將老人安全送回。這只是華國社區(qū)處置獨居老人突發(fā)狀況的一個縮影。
今年五一前夕,苗蓓蓓接到一通飽含感激的電話:“苗書記,我華中街的房子賣出去了,事情圓滿解決,太感謝你這近一年的幫忙!”而這通感謝電話背后,有著一段令人動容的故事。
2024年8月11日晚,華中街樓長向苗蓓蓓反映,已近三天未見到獨居老人,白天敲門無人,傍晚卻見屋內有燈光,但再次敲門仍無回應。苗蓓蓓多次致電老人無果,聯(lián)系片警也無法取得聯(lián)系,眾人憂心老人遭遇不測。轄區(qū)片警陳警官決定破門而入,苗蓓蓓當即帶領工作人員趕赴現場。門開的瞬間,令人痛心的一幕出現—老人已在家中離世。
由于老人生前抗拒透露家庭狀況,親屬信息空缺,且為外省市戶籍租客,派出所也無其親屬登記信息。面對這一棘手情況,華國社區(qū)迅速行動。一方面將情況上報中華路街道請示處理;另一方面走訪居民、聯(lián)系房主,尋找老人家屬線索。在街道指導下,苗蓓蓓聯(lián)系紅白理事會先行處理后事,同時多方尋找家屬。片警將老人手機送分局破譯,苗蓓蓓安排社區(qū)人員與老人戶籍所在地內蒙古包頭市的派出所、關聯(lián)社區(qū)、街道、退管中心、社保局等逐一聯(lián)系。經過不懈努力,在包頭市退管中心協(xié)助下,終于與老人在包頭住院的姐姐齊女士取得聯(lián)系??紤]到齊女士及家人的實際困難,苗蓓蓓協(xié)調各方資源,在老人家屬抵達后,協(xié)助妥善辦理后事。家屬深受感動,為社區(qū)送上錦旗。此后,房主因租客離世想賣房卻力不從心,苗蓓蓓又幫忙聯(lián)系房屋中介,推動房屋買賣事宜順利完成。
在華國社區(qū),80歲以上獨居老人有10余人。許多老人因體諒兒女工作忙碌或在外地,不愿透露親屬信息,堅持“自己行”,不愿給兒女添麻煩。為此,華國社區(qū)將“華彩家園”自治模式融入服務,針對獨居老人設立守望“1+1+N”工作機制,即一名樓長加一名志愿者負責一棟樓的N名獨居老人,做到三天一見面、一周一入戶,并與片警緊密配合,盡可能提前掌握老人親屬信息。
心里時刻裝著居民,依據轄區(qū)情況制定系列預案,讓獨居老人在突發(fā)狀況時能得到及時救助,已成為華國社區(qū)的日常工作。苗蓓蓓和社區(qū)工作人員用愛與責任,守護著每一位獨居老人,讓溫暖的光芒照亮他們的生活。
責任編輯:李傳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