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衡陽祁東市民李女士向瀟湘晨報晨意幫忙記者求助,稱自己女兒在快手短視頻平臺追星時,誤加騙子QQ,且被騙轉賬14000元。目前她已報警求助,希望能挽回被騙錢財,也希望提醒其他市民謹防上當。
長沙市反詐中心民警翟安表示,目前,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的受害人,尤其發生在追星、游戲、動漫產品等方面。家長、學校在平時生活中,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讓孩子具備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意識,同時,幫助引導孩子科學、安全、綠色上網,并有效管控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與瀏覽內容。
16歲女孩誤加騙子被騙轉賬14000元
李女士介紹,自己女兒今年16歲,就讀高一。5月6日,學校老師突然告訴她,女兒被騙轉賬14000元給騙子。仔細詢問之下,才得知事情發生于5月2日。
“女兒五一放假就在家里,5月2日晚上她在家玩她自己的手機的時候,在快手上加了一個騙子的聯系方式,說是給她時代峻峰的周邊。”李女士說,女兒先是添加了騙子的微信,騙子稱是時代峰峻官方授權活動,要求女兒發送電話地址姓名,用以收貨。
之后又發來一“物流視頻”,查看后發現提示,檢測到您認證本訂單賬號為未成年,平臺已暫時凍結您的訂單號及商家保證金三萬元。請您于30分鐘內聯系商家并配合解除您的未成年人限制后訂單將重新發出。如未按時配合解除平臺將永久扣除商家保證金,并向法院對您及您的監護人發起訴訟,申請凍結您監護人名下的微信/支付保/銀行卡等一系列網銀支付,依法合規劃扣您監護人名下三萬元用于賠償商家損失。
看到這里,女兒慌了,詢問是否可以不要。騙子又要求女兒加客服QQ進行處理,添加后雙方進行了語音通話。“他查我女兒沒滿18歲,說不交錢,他們就會報警,還要罰我女兒3萬。我女兒當時被嚇到了,然后按照騙子的步驟一步步走了下去。還按照騙子要求,拿著我的手機打開支付寶去掃他們發的二維碼,兩次刷走了14000元。”李女士說,自己其他卡里并沒有錢,被刷的卡是自己的一張信用卡。
李女士告訴記者,女兒被騙后一直不敢告訴自己,直到5月6日上學后才告訴學校老師,老師再轉告自己。得知后,她與女兒已向轄區派出所報警。“我自己家里條件不好,希望能追回被騙的錢財。”
未成年人被詐騙分子盯上!反詐民警提醒
記者梳理發現,未成年被詐騙在多地均有發生,且多為追星與游戲詐騙。今年年初,山東省菏澤市公安局牡丹分局接到楊女士報案,稱她9歲的兒子兒子在玩游戲時,認識了一位好友,對方稱可以贈送給他這款游戲的皮膚,后被電信詐騙,楊女士的賬戶被轉走5萬多元;4月28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11歲小何在瀏覽某短視頻平臺時,被不法分子誘導加入名為“時代少年團官方后援會”的社交群。該群以“助力偶像打榜”為幌子,向小何拋出“購買應援禮物享返利”的誘餌,小何使用爺爺的手機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了價值8000余元的電子產品,直至想起警方提醒后方覺受騙。
長沙市反詐中心民警翟安表示,目前,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的受害人,因為隨著未成年人使用手機頻率加多,許多詐騙分子潛藏在一些社交平臺內,根據未成年人的喜好,量身打造了話術,利用未成年人對動漫、游戲、追星等方面的喜愛實施詐騙,詐騙分子會向未成年人發送虛假的鏈接,未成年人一旦點進去,就會進入提示“違規違法”的虛假頁面,之后再誘導未成年人轉賬匯款,否則會恐嚇未成年人涉嫌違法犯罪,很多未成年人在沒有防范、鑒別意識下,會盲目相信詐騙分子從而受騙。
翟安提醒,家長、學校要了解專門針對未成年人詐騙的作案手法,在平時生活中,加強對孩子的教育,讓孩子具備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意識。同時,幫助引導孩子科學、安全、綠色上網,并有效管控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與瀏覽內容。
瀟湘晨報記者武華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