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金山區金山衛鎮龍皓路與學府路交叉口,綠地東尚小商圈煙火升騰,往來車輛絡繹不絕。但令人意外的是,這片曾因“停車難”飽受詬病的區域,如今卻秩序井然,機動車與電瓶車按線停放,商鋪門前再無“僵尸車”占道。這一轉變的背后,是金山衛鎮“多格合一”綜合網格與商圈共贏委員會協同發力的成果。
過去,綠地東尚商圈因停車位不足、秩序混亂等問題,導致剮蹭事故頻發、客商矛盾不斷。附近餐館老板華林回憶:“以前門口常有車一停一個月,堵得生意都沒法做。”為解決這一難題,金山衛鎮第二綜合網格工作站召開專項會議,借助新鎮街區商圈共贏委員會平臺,召集居民區、商圈負責人、物業、派出所、城管執法隊等相關部門召開專題協調會,對群眾訴求進行“頭腦風暴”,共商破解之策。既要滿足停車需求,又要確保停車有序,還要賦予停車智慧。最終,一個停車場改造方案應運而生,僅用了一個月,就讓綠地東尚小商圈實現了大變樣。
電瓶車停放區域
“現在,我們這邊劃定了約60個停車位,也設立了電瓶車停放區域。從4月份正式上線運營到現在,平均每天機動車進出在400輛次,沒有堵過車,大家感受都很好。”綠地東尚小商圈東尚生活館負責人蔡輝表示。作為商圈共贏委員會的商鋪代表,他也是這次停車場改造的主要發起者和實施者。蔡輝介紹,他在附近經營菜場、超市已經十多年,雖然大家都有停車管理的訴求,卻不知道該從哪里切入、如何下手,“幸虧有了商圈共贏委員會,鎮里多部門聯動幫我們解決了難題”。
讓占地“僵尸車”流動起來,讓無序停放變成有序的行動自覺。這些變化都是金山衛鎮整合黨建、城運、綜治、警務等網格資源,通過“多格合一”打破條塊壁壘,構建“全域融合、多元共治”治理新格局的生動實踐。
金山衛鎮通過“大小事分類議事”機制,將商戶訴求分層處理,日常問題由商鋪代表、街長及物業開展議事會討論和決策,復雜難題由綜合網格聯動多部門“面對面”破局。目前,在金山衛鎮第二綜合網格的推動下,除了停車場改造,街區風貌提升、社區環境治理等各類實事項目也都有了著落。僅新鎮街區通過商圈共贏委員會提交綜合網格解決的問題訴求就有10件。在社區的圍墻之外,街區治理也變得高效而溫暖。
“未來,將借鑒綠地東尚小商圈停車場改造方案,推動包括古城新苑小區門口沿街商鋪在內的停車場改造,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大便利。”金山衛鎮新鎮街區負責人說。
原標題:《日均400輛次機動車進出不堵了!金山衛鎮的這個商圈怎么做到的?》
欄目編輯:顧瑩穎 圖片來源:金山衛鎮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趙菊玲 通訊員 付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