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南京某公立養老院內,年輕的護工覺得自己照顧的周爺爺是個十分奇特的老人。平日里,老爺子溫和沉默,對身邊人一直都客客氣氣的,不給別人添麻煩。
但特別害怕巨大的聲音突然響起來,尤其是爆竹的聲音,每次聽到老爺子都驚恐不已。周爺爺睡眠一直不好,每到夜里必做噩夢,嘴里老是嘶喊著、咒罵著,還會痛哭不已。
別人都嫌他折騰,不愿意夜里照顧他,只有小護工看著周爺爺孱弱的身子和無助的眼神,覺得他實在可憐,但一直陪著他熬夜。做惡夢時耐心的安撫著他,直至再次入睡。
時間長了,周爺爺對這小伙子格外信任。剛剛入冬,周爺爺又染上了感冒,身子越發弱了,看著小伙子忙里忙外的樣子,他終于拉住了小伙子的手,“孩子,聽我說句話!”
看著小伙子格外擔憂的眼神,周爺爺深吸了口氣,“我沒幾天好活啦,有些事跟你說說,也算我沒白活在這世上,其實我早該死了,我的好多戰友,都已經過去等我啦!”
“孩子,我不是共產黨,但我沒有丟中國人的臉,你知道“八百壯士”么?嗨,我便是其中之一,世上好像也只剩我一個了吧!”隨著周爺爺的講述,護工眼睛越睜越大。
周爺爺的本名叫做周大發,湖北監利汪橋鎮人,日軍侵華時,為保衛鄉里,抗擊日寇,正值壯年的周大發毅然參加了鄉里組織的安保隊。隨著戰事慘烈,又并入省安保隊。
隨著國共的第二次合作,全國抗日統一戰線建立,國民黨集結舉國之力與日軍正面作戰,便是歷史上的“淞滬戰役”。這是一場慘烈的戰斗,國軍并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
但中國軍民用不屈的意志和戰力,向武器精良,武裝到牙齒的日軍展示了中國人維護主權、悍不畏死的華夏精神。幾乎所有的中國軍隊,不論出身、階級、政見和裝備。
收到國家召喚后第一時間全部整裝集結,向著上海進發。滬軍、皖軍、川軍、東北軍,有的乘著車、有的騎著馬、沒有馬匹的坐牛車,川軍的裝備最差,連車都沒有。
1.8萬的川軍連夜徒步向上海趕來,急行軍41天,終于趕到松滬戰場,連腳上的血泡都來不及挑破,便急匆匆地上戰場殺敵,與日軍激戰了近五個日夜后,全部壯烈犧牲。
而周大發所在的湖北安保部隊,趕到戰場后被臨時編入戰斗傷亡最為慘重的國民黨88師524團,沒有什么訓練和磨合,也沒有戰前訓話,面對洶涌而來的敵人,只有殺敵衛國。
當時的戰爭形勢已經對國軍非常不利,一支又一支的部隊打散了,陣亡了,而日軍依然如潮水一般涌來。蔣介石想利用國際輿論向西方國家爭取支持和援助,也沒有任何回音。
最后,已經支撐不住的蔣介石下達了撤軍的命令,而88師524團的最后任務,便是盡全力拖住敵人,給我軍爭取最大程度撤退的時間,可是當時的524團已死傷慘重。
謝晉元團長清點著所剩無幾的殘兵,剩下的便是后來大家稱頌的“八百勇士”。但其實,這些殘部實際只有452人,但就是這些傷痕累累的勇士,卻成為國軍最后的長城。
很快,日軍便帶著最精良的武器呼嘯而至,轟炸機在天上盤旋,不斷投擲著炸彈,遠處各種重型炮精準地在身邊炸響。很快周大發和兄弟們便被半埋在建筑的廢墟中。
身邊的戰友在不斷的減少,自己的身上也不知受了多少傷,但上至軍官,下至士兵,沒有一個人逃命退卻。周大發對于那場戰爭的回憶,只有撲天蓋的血和轟鳴的炸響。
憑著鋼鐵般的意志,524團拿著最落后的武器裝備,憑著幾百人的肉搏,硬是拖住幾萬人的日本部隊五天之久。他們的拼死一搏,給國軍大部隊撤退爭取了寶貴時間。
可是,雖然部隊拿命拼到了最后,還是無法攔住如潮水一般的日軍,謝晉元團長已經壯烈犧牲,當日軍攻進了524團的陣地時,425人最后只剩下看不出人形的三十名士兵。
周大發很幸運,他便是這存活下來的士兵之一,但他也是不幸的,從戰爭中剛撿回一條命,便又落入日軍的魔爪中。日軍將這些戰俘們當成了勞工和奴隸,沒命的壓榨。
幾名士兵剛剛被俘便因受傷過重而犧牲了,最后只剩下22人。大多數成為日軍戰俘營里的勞工,有三名士兵竟然被押到海外勞作,饑寒交迫,得病無醫抱憾死于異鄉。
而周大發的結局還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他被俘幾年后,日本戰敗投降,他也被釋放。歷經生死的他,真切的理解了自由和平安的可貴,往后余生,他只想平平淡淡的活。
于是,他沒的透露自己戰斗經歷,連自己的妻兒都不清楚他的過去,建國后,他便被安排在南京市鼓樓醫院找到一份后勤雜工的工作。他工作十分認真踏實,為人非常低調。
隨著年紀增長,周大發退休后,不顧兒子們的反對自己去了養老院,這么多年來,雖然自己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但午夜夢回,他還是忘不了當年充滿血腥和轟鳴的戰場。
每每從噩夢中驚醒,看著護工們和其他老人驚訝或嫌惡的表情,他心中總會有些淡淡的悲傷。他不想因為自己的抗戰經歷而受到任何的嘉獎,那對不起自己的戰友和團長。
眼見自己的大去之期不遠,周大發才將自己的過去向護工娓娓道來。小護工激動的立刻聯系了各大媒體和記者,這位幸存的“八百勇士”才為社會所知,獲得了遲來的榮譽。
也許這一切周老爺子已經預料到了,四天之后,他便因肺部感染引發了高熱而告別了這個人間。也許他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他的團長和戰友們都在天上等著他歸隊。
周大發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南京低調進行,秉承著老爺子一生的低調不張揚,兒子們將他安葬在南京南象山公墓,卻沒有將“八百勇士”字樣寫在墓碑上。
墓碑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樣式,而是選擇了最普通的,愿父親自此能夠遠離戰火,真正的安息。
參考文獻:
出處:中國新聞網,時間:2009年04月03日 08:16,標題:《“八百壯士”周大發長眠南京 曝光4天就辭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