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武器在印巴空戰中發威,看到這一幕的島內綠營,罕見陷入沉默。
最近,南亞并不太平。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對老冤家,又在空中斗法,上演了一場引人關注的“戰機對決”。這場鬧得沸沸揚揚的沖突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巴基斯坦使用了中國出口的殲-10CE戰斗機,將印度費盡心力從法國進口來的陣風戰斗機一舉擊落。而且,被擊落的戰機中,竟然包括印度接收的第一架陣風戰斗機。
(殲10CE)
殲-10C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多用途戰斗機,具備優秀的機動性和先進的航電系統,是中國空軍現代化的重要象征之一。而陣風戰斗機則是法國達索公司的明星產品,被譽為四代半戰斗機中的佼佼者,一向以全面性能著稱
印度引進陣風戰斗機,花了大價錢不說,還承載著極高的戰略期待。購買陣風是印度空軍計劃提升戰力、應對區域安全挑戰的重要步驟。然而,事與愿違,這些“高價進口品”剛上場沒多久,就被巴基斯坦用同樣是外購的殲-10CE給“趕下了臺”。
(印度戰機殘骸)
相比于印度的不敢承認事實,出口陣風的法國倒是大方承認這一結果,不過更人注意的是島內綠營的反應,在看到印巴空戰結果后,參加臺媒節目的綠營人士,集體陷入了罕見沉默。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他們經常以鼓吹“西方武器優勢”為樂。往常,他們總喜歡炒作西方武器優勢,似乎只要是歐美國家造的裝備就能穩贏。然而,事實勝于雄辯,在殲-10CE與陣風的直接對抗結果面前,再美好的宣傳也顯得蒼白無力。于是,能看到他們似乎集體失語,沒有了往日的夸夸其談。
而從更深的角度來看,這一空戰結果,更是讓臺軍一點都笑不出來。
要知道,現在的臺軍還裝備有幻影2000戰斗機,它們和印度空軍的“陣風”戰機,完全屬于不同時代的戰斗機,性能差距也很大
(臺軍幻影2000)
首先,幻影2000屬于第三代戰斗機,哪怕之后有部分升級,也只是接近三代半,采用單發設計,主要用于空優作戰,對地攻擊能力有限。雖說機動性較好,但發動機推力不足。
至于陣風,則是四代半戰斗機,雙發設計,多用途能力極強。采用鴨翼+三角翼布局,超機動性優秀,掛載能力達9噸,可攜帶“流星”遠程空空導彈。
其次,從實戰表現與可靠性來看,臺軍的幻影2000機齡近30年,機體老化嚴重,墜毀率高達10%,維護成本高昂。
雖然在印度空軍手中,幻影2000曾執行過對地精確打擊任務,但面對現代防空系統生存能力較低。
而印度采購的陣風戰機較新,由于是跨代機型,在整體性能上,自然要比臺軍的幻影2000強上不少。
(印度陣風戰機)
通過這一番對比,也就解釋了臺軍為何“笑不出來”。既然陣風戰機比幻影2000更具優勢,那么如果是臺軍的幻影2000對上殲-10CE呢?空戰結果顯而易見。
更何況,巴基斯坦的殲-10CE還只是我們的出口版本,如果是我們的自用版,想必性能也會再上一個臺階,那么臺軍一直鼓吹“能應對解放軍空軍”這一論調,現在看根本就是睜眼說瞎話。
并且這還沒有提到我們的第五代戰機殲20,該機型已經達到量產規模,說明在性能方面,基本上已經被我們徹底吃透,那么擁有一堆老舊戰機的臺軍,又何談“有效應對解放軍”呢?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實際上,類似打臉臺軍的事情有很多,之前我殲20飛行員曾描述,在臺海巡航任務中,曾看到“臺島近在咫尺”,說明我們已經多次抵近臺島。但是從臺防務部門的報告中,卻不曾發現有探測到殲20的報告,對此島內還有人鼓吹,是臺軍的應對方式“有效”,才讓殲20不敢靠近。
(殲20)
可事實證明,這根本就是臺軍發現不了殲20,或許即使是發現,也不敢公開消息,畢竟這會證明解放軍已經“無限接近臺島”,但臺軍卻沒有任何辦法。
總的來說,印巴空戰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中方裝備的優秀性能,同時也打了那些只會夸贊西方武器的綠營人士的臉,并且更重要的點在于,讓臺軍清楚的看到和解放軍的實力差距,如果臺軍有自知之明,那今后最好少說一些挑釁我們的言論,否則真的等我們動了真格,臺軍連哭都來不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