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謝曉麗 通訊員 王紅陽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環節多、周期長、材料繁。這一痛點正在被全生命周期服務改革徹底打破!聊城開發區審批服務部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放管服”改革部署,聚焦企業“從立項到竣工”全流程需求,創新推出?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審批服務體系?,通過“一張藍圖、精準協同、數據賦能、項目管理四大基礎模塊”,變企業“線下跑”為部門“線上商”,確保項目投資順利推進。實現審批效率提升60%以上,企業跑動次數減少80%,助力項目“早落地、快開工、穩達效”。
全周期覆蓋,一張藍圖服務“零斷檔”?
為每個申報項目量身定制“審批事項全景路徑圖”,通過“批前圖表”精準指引,明晰辦理路徑,清晰展示各環節所需材料,詳細梳理每個審批事項的辦理條件、申報材料、辦理流程,提供“一圖一表”指引式服務。企業只需對照圖表,即可清晰了解審批流程和辦理要求,使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至少縮短60%,大大加快了項目前期籌備進度。
?“數智賦能”云端審批讓數據多跑路?
依托開發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現三大智能優化升級。一是“?云上智能導辦”。企業在線填寫項目類型、規模等信息后,系統自動生成個性化審批清單和流程圖;二是?“全場景數字跟蹤”。圍繞業務咨詢需求,為企業提供遠程幫辦、視頻知道、在線答疑等服務,實現施工許可到竣工驗收提供全場景數字跟蹤。三是?“遠程視頻勘驗”。依托政務服務“總客服”平臺,通過直播、云指導等技術替代部分現場踏勘,審批時效提速60%。山東中正高端智能裝備項目通過全生命周期服務,從簽約到開工僅用30天,較以往縮短70%。“過去辦手續要跑6多個部門,現在通過線上平臺一次性搞定,省心又省力!”項目負責人張先生感嘆道。
?“精準協同”會商聯動讓服務再延伸?
為解決傳統審批模式下的“環節割裂、重復提交、多頭跑動”等問題,由審批部門牽頭、顛覆傳統串聯審批模式建立“部門同步審、材料并聯遞”的工作機制,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以“一件事一次辦”為核心,開發區創新“審批+聯動+共享”服務項目,破解企業開工等后顧之憂。一是?“5G基站綠色通道”?在聯合勘驗和并聯審批環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打破壁壘,緊密配合,還為前來辦理業務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協助和協調服務。二是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一件事”?形成定制化的“立項階段一件事審批方案”,方案中明確項目單位需按目前及后續所需辦理事項,將辦理各項審批的時間節點、審批流程、所需材料以及配套的附件送到項目單位手中。
“項目管家”全周期伴隨指導
為項目單位量身定制“一張流程圖、一個進度表、一套報審清單”,以目標倒逼進度,時間倒逼流程;同時,根據動態更新的項目建設進度表,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精細化、伴隨式“保姆式”服務,實現企業“零跑腿、零操心”。截至目前,已幫助67個項目協調解決問題200余項,有效推動項目進展。?
“全生命周期服務不是簡單的流程疊加,而是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制度重構。”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部張洪霞部長表示。下一步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部以全生命周期審批服務改革為抓手,正加速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新高地,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讓企業全周期感受“高速度”與“貼心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