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虧損潮既是行業周期與政策調控的必然結果,也是市場出清與產業升級的必經階段。房地產、光伏等傳統行業的深度調整為新興賽道騰出空間,而 AI、算力、新能源材料等領域的崛起預示著新的增長動能。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2024年虧損最多的20家上市公司中,周期的力量就像一只無形的大手,昔日風光無限的企業,如今卻成了“虧損之王”。
根據統計,2024年虧損最多的20家上市公司中主要涉及幾大行業:
房地產行業:包括萬科A(-494.8億)、*ST金科(-319.7億)、綠地控股(-155.5億)、金融街(-110.8億)、華僑城A(-86.62億)、榮盛發展(-84.44億)、首開股份(-81.41億)、金地集團(-61.15億)等8家公司,累計虧損超1400億,占虧損總額的58%。
光伏行業:TCL中環(-98.18億)、隆基綠能(-86.18億)、通威股份(-70.39億)、愛旭股份(-53.19億)4家公司,累計虧損約308億,行業虧損集中度達12.8%。
鋼鐵行業:鞍鋼股份(-71.22億)、本鋼板材(-50.37億)兩家公司,累計虧損121.59億,反映傳統制造業承壓。
具體來講,虧損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原因:
1.行業周期性下行:
房地產:受政策調控、市場需求萎縮影響,多家房企出現營收下滑(如萬科A營收3432億,同比下降34.2%)。
光伏:產能過剩導致價格戰,隆基綠能、TCL中環毛利率分別降至18.3%和11.4%。
鋼鐵:需求疲軟疊加鐵礦石成本高企,鞍鋼股份噸鋼毛利跌至負值。
2.資產減值沖擊:
萬科A計提信用減值損失45億,存貨跌價準備38億;*ST金科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超200億,直接吞噬利潤。
3..融資成本上升:
綠地控股財務費用同比增23%,達102億;榮盛發展平均融資成本升至9.8%,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企業正在陷入風險傳導循環:
房地產企業:銷售回款放緩→現金流緊張→被迫降價促銷→毛利率下降→減值計提→惡性循環。
制造業企業:需求萎縮→產能利用率下降→單位成本上升→價格戰→虧損擴大→研發投入受限→長期競爭力削弱。
創新型企業:融資環境收緊→資金鏈壓力→研發進度放緩→產品上市延遲→商業化受阻→虧損持續。
目前來看,房地產政策底已現,但市場底尚未明確,房企需加速資產處置與債務重組;光伏行業洗牌加速,N 型技術滲透率將從 2024 年的 25% 提升至 2025 年的 50%,落后產能出清仍需時間;鋼鐵、鋰電等行業進入去產能階段,頭部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提升集中度;新能源汽車需突破技術瓶頸(如固態電池),半導體行業等待消費電子需求復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