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將領中,不少人的名字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如許世友、鄧華、楊得志、劉亞樓、蕭華、陳錫聯等等。他們不是軍事出身,就是政工出身。也有一些將領相當“低調”,有人沒聽過他們名字,但貢獻并不小,如:國防工業創始人趙爾陸。
趙爾陸是一位老資格,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走上井岡山。學生出身的他干過政治工作,軍事工作,后轉入后勤系統,擔任軍需處處長、軍團供給部部長,組織搞軍工生產。這或許是日后讓他負責國防工業的一個重要原因。
抗戰爆發后,擔任八路軍總供給部副部長,為前線部隊提供軍需物資,并在晉察冀軍區需要干部的時候調任晉察冀2分區擔任司令兼政委、冀晉軍區司令,成為一名軍事主官。
解放戰爭時,擔任一段時間冀晉縱隊司令,參加承德保衛戰等。1947年,唐延杰不擔任晉察冀軍區參謀長兼后勤部長,調他擔任。1948年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合并為華北軍區后,擔任華北軍區參謀長兼后勤司令部司令,負責大軍的糧食工作。
晉察冀軍區參謀長主要負責后方保障等工作,而耿飚擔任晉察冀野戰軍參謀長負責作戰工作,職責不同,一個在前線一個在后方。
1949年,四野部隊南下中南時,為加強四野領導,調蕭克、趙爾陸為四野第一、第二參謀長。蕭克負責作戰,趙爾陸分管后勤。盡管四野有后勤部長,可四野部隊是分批南下。南下時雖然都是解放區,也都有后勤保障,上級也要華北軍區抽調糧食進行保障,減輕沿途的壓力。
新中國成立后,擔任中南軍區參謀長2年多。1952年調任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主管:兵器、坦克、航空工業。1958年,第一和第二機械部合并組建第一機械工業部,繼續擔任部長。
我們的國防工業,不僅是同國家的工業一起發展起,而且向來都是占領先地位,很快建設比較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國防工業是由中央首長具體組織實施的,趙爾陸是建設和管理國防工業的創始人。
1960年,成立國防工業委員會后,他沒有擔任主任,而是改為副主任,羅瑞卿總長為主任。他因為熟悉國防工業,擔任常務副主任,參與組織領導武器裝備的試制和生產,對原子彈、氫彈、導彈、衛星的的發展都有很大貢獻。
很多人不知道,新中國成立后,他就脫下軍裝干國防工業,盡管被授予上將,但基本上沒有穿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