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聲稱不正式談判就不降低對華關稅的特朗普,僅過24小時就改口稱一定會降,他為什么態度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
當地時間5月7日,面對中美高層接觸的提問,特朗普強硬表示“絕不會下調關稅,除非中國主動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并暗示此次會談是“中方主動提出的”。同時,即將前往瑞士與中方會談的美國財長貝森特,也在眾議院聽證會上表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應該被認定為發展中國家。然而僅過了24小時,特朗普就在白宮表示,對中國加征145%的關稅太高了,必須要下調,還聲稱這次中美會談“會讓中方收獲的比美國更多”。
問題來了,為何在如此短的時間,特朗普的態度又出現了變化?有分析認為,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在5月8日當天,中國領導人抵達俄羅斯,得到了俄總統普京獨一份的待遇。在會談舉行前,普京不僅親切稱呼中國領導人是“親愛的老朋友”,還進行了大范圍會談和私人茶敘。克里姆林宮表示,中俄領導人當天相處時間長達7個多小時。要知道,一共有27國領導人抵達莫斯科出席閱兵式,但普京卻專門騰出整整一天時間,親自招待中國領導人,可見他對中俄關系極其重視。而且在這次中俄聯合聲明中,特意提到兩國關系不受第三方影響,這就是直接告訴美國特朗普政府,別想要“聯俄制華”。
要知道,“聯俄制華”是特朗普一直尋求達成的計劃,為此他不惜把傳統盟友歐洲踢出烏克蘭問題的談判,竭力拉近與莫斯科的關系。但俄方顯然對特朗普并不信任,堅定選擇與中國站在一起,這讓特朗普的計劃化為烏有,還使得美國陷入了孤立局面。
二是在上市20多年后,美國鞋業巨頭斯凱奇頂不住關稅戰帶來的巨大成本壓力,被迫宣布退市,并直言愿意被外資收購。事實上,耐克等美國鞋業巨頭此前就喊話特朗普政府,呼吁實施關稅豁免政策,因為他們“活不下去了”。然而,特朗普給出的回應,是取消小額商品豁免。這個情況,對美國鞋業如同晴天霹靂,因為他們的絕大部分產能都在海外,而且集中在亞洲。特朗普的做法,等于給美國鞋業“宣判死刑”。面對“生存危機”,斯凱奇選擇退市,從而隱瞞財報數據,以擴大經營自主權,這樣才能“斷臂求生”。但可以預見,類似斯凱奇的情況會越來越多。而美國企業在處境艱難之際,自然會給特朗普政府施加更大壓力。
而且,第一批145%關稅的中國貨船,已經抵達了美國西海岸港口。很明顯,美國企業寧愿支付高額關稅,也要大量進口中國的產品。并且,中國上個月的出口量已經公布,依然保持穩定增長的趨勢,并沒像特朗普所說的“我把中國打得很慘”。此外,在日前的一場公開活動中,美國副總統萬斯提到了臺灣問題,直言相關內容不會進入這次中美會談中,核心議題只有關稅。這也表明,美國放棄打“臺灣牌”來施壓中國,因為更想要達成協議的是他們,自然不希望因為激怒中方,使得這次會談出現“差錯”。特朗普這次對華強硬就維持了24小時,凸顯了他“紙老虎”的本質,也告訴其他國家不要對美國感到畏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