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人們總把投資理財當作一門硬科學,卻忽略了心理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實際上,理財行為并非僅依靠冷冰冰的數字和公式,很多時候會受到你的情緒、喜好、立場和很多意料外的因素影響。因此,致富和守富的關鍵并不在于懂得多少知識,總結了多少規(guī)律,而常常在于如何克服人性的弱點,認清事物運作的本質。
摩根·豪澤爾從心理角度入手,在本書中分享了18條一針見血的理財智慧。如果你是理財新手,你會接受一堂樸素、簡明卻能令你受用終生的理財課,先人一步實現財務自由。如果你是投資老手,本書也會幫你查缺補漏,返璞歸真,守護好來之不易的財富。在風云變幻的投資理財領域,有些道理亙古不變,無論何時都能幫你實現財富的穩(wěn)定增長。只有發(fā)現它們,把握它們,你才能在起伏不定的經濟形勢下實現長久的富足與幸福。
摩根·豪澤爾是合作基金(The Collaborative Fund)的合伙人、知名理財網站“彩衣弄臣”(The Motley Fool)和《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專欄作家。他曾兩次獲得美國商業(yè)編輯和作家協(xié)會(Society of American Business Editors and Writers)頒發(fā)的“最佳商業(yè)寫作獎”(Best in Business Award)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頒發(fā)的“西德尼獎”(The Sidney Award),并兩次入圍“杰拉爾德·勒布杰出商業(yè)和金融新聞獎”(Gerald Loeb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Business Writing)。
序言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
第1 章 沒有人真的對錢失去理智
第2 章 運氣與風險
第3 章 永不知足
第4 章 復利之謎
第5 章 致富 vs. 守富
第6 章 尾部的勝利
第7 章 自 由
第8 章 豪車悖論
第9 章 財富是你看不見的那些
第10 章 存 錢
第11 章 合乎情理勝過絕對理性
第12 章 意 外!
第13 章 容錯空間
第14 章 人是會變的
第15 章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第16 章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
第17 章 悲觀主義的誘惑
第18 章 當你相信一切的時候
第19 章 總 結
第20 章 我的理財方案
附錄美國消費者心態(tài)形成簡史
尾注
致謝
收入超過一定水平后,你的物質需求由欲望決定。每個人都有基本的物質需求,而當這些需求被滿足后,人們就會上升一個層次,去追求生活的舒適性。當舒適性也得到滿足后,人們又會去追求兼具舒適性、娛樂性和啟發(fā)性的事物了。但當消費超越了最基本物質生活需求的水平后,它在大體上便成了虛榮的自我的反映,一種通過花錢向人們展示你有錢(或曾經有錢)的方式。如果是這樣,增加財富最有效的方式就不是提高個人收入,而是培養(yǎng)你的謙遜之心。當你把存款定義為虛榮的自我和收入之差時,你就能明白,為什么很多收入不低的人很難存下錢來,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和自己想要盡情炫耀并與其他炫富者攀比的本能抗爭。那些長期成功經營個人財富的人,并不一定有著高收入。他們的一個共同點是,完全不在乎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好的投資并不一定意味著長期回報最高,因為高回報的投資往往是一次性的,很難重復。好的投資是可以持續(xù)獲得不錯的收益,并能長期重復的投資。——這正是復利開始大顯身手的地方。
巨大的結果并不一定需要巨大的力量。沃倫·巴菲特在投資領域取得的成功離不開他年輕時打下的良好財富基礎,以及他對投資的長期堅持。p68 這里的危險之處在于,如果復利是一種不符合直覺的東西,那么我們就會經常忽視其潛在的價值,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其他方面,試圖通過其他途徑來解決問題。這并不是因為我們考慮得太多,而是因為我們很少停下來思考復利的潛力。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