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已經是幾次號召“返鄉創業”和“建設美麗新農村”,還下發了紅頭文件,非常重視。
為什么?因為老鄉們都往富裕的地方跑,都匯集到相對富裕的大城市,那么就形成了兩極分化。大都市的人口密度越來越高,鄉村越來越空曠荒涼,外加諸多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的社會問題,已經到了不能不重視的地步的了。
老鄉們為什么不留在家鄉建設家鄉呢?因為留在家鄉,沒有就業機會,沒有賺錢機會,如何養家?還怎么不會往外跑呢?
幾年前,就有過這樣的號召的了,媒體上還很配合地做了大量的宣傳,但是,效果呢?幾乎是沒有效果,為什么會沒有效果呢?老鄉們為什么不積極響應,反而都是置之不理呢?
試想如果是我,我在他鄉打工至少還可以賺到錢,如果我積極響應號召,我回到故鄉老家了,工作呢?收入呢?既然工作和收入都沒有,那我回到老家教我怎么生活呢?等著餓死嗎?如果還不想死,既然我還想活下去,我怎么可能會返鄉的呢?即便是像當年的“強制遣返”,我也會再次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更不要說,要我自己主動返鄉了。
其實,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
如今,按照央視的新聞報道說的,如今的形態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新的模式,叫做“做縣城青年過縣城生活”。
自己故鄉老家不是沒有工作機會嗎?不是沒有完善的生活設施和娛樂項目嗎?那么,可以選擇到縣城啊,去做縣城青年,去過縣城生活啊,雖然不比大城市那么富裕繁華,可是好歹也不像在老家那樣咖啡館都沒有一個的啊,縣城里吃喝玩樂樣樣俱全。
最重要,在縣城里可以找到工作,可以賺到錢,在距離上,不管是物理距離還是情感距離,和在大都市比較,離家離家人父母都是更近了,照顧起來也更方便了。拋開個人的利益,從情懷上,也算是在為家鄉的建設出一份力量,也更有主人翁的情懷不是?
相對農村老家,縣城的就業機會更多一些,生活設施也更完善齊全,發展縣城經濟,把縣城經濟發展起來,然后再帶動周邊的鄉村經濟,讓鄉村經濟恢復而后騰飛,這樣也就會有更多的外出打工人返鄉,留在家鄉,何愁家鄉不會變得越來越好呢?
縣城,是一個起步,也是一個中轉站,為的,是讓家鄉不再空曠落寞,而真的如號召的那般成為“美麗新農村”。
那么,離家外出打工的老鄉們,到距離大都市和老家之間的縣城去,做一個縣城青年,過縣城生活,可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