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殲10C戰機撕碎西方世界天空霸權,我們不禁要問,中國汽車能否碾碎歐美日(參數丨圖片)神話?
印巴沖突不重要,重要的是克什米爾上空,中國殲10C用0:6戰績,把西方軍工的底褲給扒了。
巴基斯坦確認的戰報是,3架陣風、1架米格29、1架蘇30MKI及1架無人機,被從中國進口的戰斗機殲10CE擊落。他們還說,本可以干掉10架以上,但“我們克制了自己的行動”。
先不說出口版殲10CE是否簡配吧!在東大空中力量排序中,殲10已經是“老爺車”。殲11、殲16是更先進的三代機,殲20、殲35是已列裝的四代機,更不用說最近滿天試飛的六代機了。
第一次,“中械”裝備在實戰中證明了碾壓性優勢。當年所謂“德械”、“美械”、“法械”、“蘇械”稱雄的時代,GAME OVER了。
戰斗機是大國工業力量的尖端產品,這說明中國工業體系的強大早已不是PPT。我們由此確認,在人類文明史上最大宗的個人消費品汽車工業領域,中國確立代差優勢已是大勢所趨。
2.“牛夫人”殲10C為什么這么能打?
殲10從2002年列裝中國空軍,二十多年了。
但“老爺車”一點不老,改款型殲10A、殲10B、殲10C不斷迭代,另外還有殲10S雙座教練機,殲10AY、殲10SY表演型號等。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是殲10CE,屬出口型號。
中國軍迷戲稱殲10叫“牛夫人”。《大話西游》里牛魔王的老婆鐵扇公主有句臺詞:“以前陪人家看月亮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現在新人換舊人了,就叫人家牛夫人”。軍迷用這個梗調侃殲10的地位下降。
但今天看來,牛夫人照樣能打!法國陣風為什么會被砍瓜切菜?道理很簡單,殲10C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中國殲10背后,有強大的雷達和電子戰系統,中國導彈比對手強大更多。看得比你遠,發現比你早,導彈射程比你更遠,發現即摧毀,不滅你滅誰?
去年珠海航展上,63歲的俄羅斯飛行員謝爾蓋·博格丹,駕駛蘇57表演了好多“空中花活兒”,圍觀者牙掉了一地。其實真實空戰戰場上,那些漂亮的機動性,旱地拔蔥、連續翻滾、落葉飄、空中懸停、眼鏡蛇機動等等,都算不上殺手锏。
智能化數字時代的空戰,殺手锏是一擊斃命!怎么做到一擊斃命?
巴空軍殲10CE戰機雖說是出口版,但裝備了東大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和KG600系列電子戰吊艙。電磁干擾和電子壓制方面遠超對手。某種意義上說,陣風戰機就算機動性能不差,那也是“瞎子亂比劃”。
還有大殺器霹靂15空空導彈,增加了主動雷達引頭探測距離,電子戰抗干擾數據鏈,采用中國新型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達200公里。目前也就大漂亮國“自稱”有這樣的高級貨了。
霹靂15有兩個特性,“末端自導”和“A射B導”,什么意思呢?
末端自導有點像汽車圈的“自動駕駛”,它具備自己尋找敵人、識別敵人、自動獵殺敵人的能力。也就是說,因為雷達識別系統“過于先進”,飛行員發射霹靂15基本不用精確鎖定對手,只要明確大方向或某區域有敵機,即可“模糊發射,導彈沖過去,自己發現并精確鎖定,完成最后擊殺!用大漂亮國PPT說法叫,“發射后不用管”。
A射B導呢?這就像汽車業搞的“車聯網”V2X,殲10C和霹靂15導彈并不是單體作戰,它們只是背后巨大的數字化作戰網絡和雙向、多向信息鏈上一個小小的節點。比如說,殲10C飛行員根據作戰系統指令,即便自己沒有發現敵人,也可以向特定戰區發射導彈,然后由預警機或其它作戰平臺,依據不斷變化和校正的數據鏈,引導導彈擊中目標。
這次巴基斯坦空軍強調,他們并沒有越過實控邊界線,而印方被擊毀的飛機多是在本土發現的殘骸。
阿三恐怕真是把現代空戰想簡單了。他們有“萬國牌”空軍,法國飛機、俄羅斯預警機、以色列無人機,但是否有智能化電子戰系統支持呢?就算有,把這些不同制式的裝備鏈接起來,難度也不小。只會玩單機版游戲,沒有數據協同,被虐很正常。
2.汽車業的中國殲10C們,僅僅是個開局
當殲10C戰機撕碎西方世界天空霸權,我們不禁要問,中國汽車能否碾碎歐美日神話?
依靠新能源賽道“換道超車”,中國汽車業正在上演逆襲大戲。我們可以從這3款“神車”管中窺豹。
第一款,比亞迪漢,它有點像電動化戰場的“霹靂15導彈”。
核心特征是,在歐美日車企還在糾結“燃油車電動化轉型是否自廢武功”時,比亞迪漢已經用全面自主化電動技術,重新改寫汽車業游戲規則。
最新款的比亞迪漢L,零百加速兩秒多,雙電機總功率810kW(前230kW+后580kW),擊穿了新能源車“性能天花板”。小米425kW的V8S電機傻眼了,法拉利6.5升V12自吸愣神了,特斯拉S plaid三電機加一起750KW也不香了。
比亞迪漢已經上市5年,累計銷量91.9萬臺。現在裝備了35,000轉/分鐘的超高轉速電機,采用超細顆粒度制造技術提升永磁體機械強度,使用高性能釹鐵硼(Nd-Fe-B)材料,成功抑制離心力和高溫導致的磁性能衰減。
它還用智能控油冷卻和轉子甩油技術,解決了高轉速帶來的散熱難題,確保電機持續輸出580kW的峰值功率。
還有1000V高壓平臺,10C充電速度,第二代刀片電池,第五代DM技術“三腦合一”架構通信速度加快10倍……這款車就像殲-10CE掛載的霹靂-15導彈,射程更遠、精度更高、成本更低,直接擊穿對手的防御半徑。
應該說,比亞迪漢體現出中國汽車在材料科學、系統集成與市場需求上,已經從性價比向技術溢價、從單點突破到系統創新,進行快速跨越。
第二款,吉利星越L,它在燃油車市場完成了中國品牌“殲-10C多任務戰術”。
吉利多年的技術積淀在星越L上爆發了,它用技術配置的降維打擊,摧毀了既定市場階層壁壘。
CMA架構讓底盤剛性十足,扭轉剛度遠超老牌SUV霸主本田CR-V、豐田RAV4。Drive-E 2.0T發動機熱效率和綜合性能碾壓大眾EA888,這款老牌發動機來自沃爾沃,吉利應該是吃干榨透了,主要牛掰在模塊化和輕量化,綜合能力杠杠的。
關鍵是星越L完成了傳統油車的體驗革命。A級車有B級車超大空間,按摩座椅能躺平,三塊大連屏,銀河車機OS是高通驍龍8155芯片,語音交互流暢絲滑,AR-HUD增強現實,L2級智能輔助駕駛一點不輸,再加上CCD可變阻尼懸架,新能源車吹的高級底盤都標配了……
油車與智能電車平權了,還有15萬的平民價格,30萬的豪華質感,不夸大、不將就、不含糊,這是對歐美日主流SUV產品的粉碎式打擊。
應該說,吉利星越L完美復刻了殲-10C的“多用途作戰能力”,既能高空截擊(對抗合資SUV),又能對地轟炸(碾壓國產友軍),甚至還能電子干擾(顛覆消費認知)。
第三款,長城坦克300,在越野細分市場實施“超視距空戰”。
都說坦克的崛起靠便宜,這不客觀。用平價引爆高端越野車市場,更用社群化文化重塑中國車主的戶外生活,坦克擁有殲-10C“超視距空戰”的品牌戰略縱深。
當牧馬人、普拉多炫耀分時四驅的機械情懷時,坦克300構建了“無死角的產品矩陣”,2.0T、3.0T、Hi4-T混動、柴油版,還有賽博騎士、鐵騎02、游俠版、邊境限量版等,多款個性化官改產品上線,充分滿足了坦克手們多樣化需求。
這次上海車展,坦克300虎克版可謂“封神之作”,V6 3.0T大排量、三把鎖、前后雙硬橋,所有的硬派絕活兒都裝備了,實打實有點殲-10C滿載裝彈的颯爽英姿!
坦克300“方圓美學”設計拿下外觀設計金獎,35%的女性車主比例讓牧馬人的直男俱樂部破防。在澳大利亞,坦克300被改裝成移動咖啡車,在俄羅斯它成為網紅穿越西伯利亞的標配。
坦克不只是一輛車,而是一套中式越野生活的實體化投射——就像殲-10CE這次的表現,人們終于發現中國軍工早不是“廉價仿制品批發商”,而是重新定義戰場的高端逆襲者。
上述三款車,都不算新車。中國汽車圈的四代機、六代機,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比亞迪漢、吉利星瑞L、坦克300,按照現在汽車產品的迭代速度,都算老車型了,戰斗力依舊爆表!
最終,中國汽車必然像中國軍工一樣,以自主專利構筑“技術防空識別區”,以越級體驗建立中國品牌的“價格禁飛區”,以中式美學和新能源出行方式,重新劃定未來汽車的“意識形態領空”。
中國汽車的殲10C們,僅僅是個樣板,僅僅是個開局。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滴汽車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