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軍事專家:“印度心里非常清楚,中國已經是超級大國了”
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后真相】
對于印度這個國家來說,也不知道為什么,從二戰后,就一直對標我國的發展。
這個對標歷經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那就是1962年之前:看不起。
這個期間,印度對于中國是非常不屑的。
認為中國哪里都比不上印度,無論是社會制度,還是經濟基礎,還是軍事力量。
所以當時印度自認為第三世界的領袖,是可以跟美國和蘇聯并駕齊驅的,中國還不在其眼里。
盡管中國在半島戰爭中打敗了美國的西方聯軍,但是印度總是認為這是運氣,不是實力。
第二個階段,那就是1962年到2016年:精神勝利法。
因為1962年印度的慘敗,使得印度從上到下都無法接受。
一方面總是認為自己失敗是因為沒有準備好,中國取勝只是運氣,所以未來自己準備好了,就可以打敗中國;
另一方面,在宣傳端,國際上,基本上開始全面抹黑中國,你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我精神勝利法。
這期間大概就是兩個場景,一個是印度的武器裝備如何如何先進,印度的城市如何如何繁華,印度的科技是如何如何發達……
而宣傳下的中國,都是相反,貧窮,落后,愚昧等等,這也是印度人都覺得印度比中國領先幾十年的真實原因。
第三個階段,2016年之后,印度開始認識到差距,更加開始意識到中國超級大國的地位。
在2016年,中國跟美國在南海對峙。
當時美國開來了兩艘航母戰斗群,甚至亞太的美軍基地也進入戰備狀態,但是最終在中國軍隊的壓力下,美國灰溜溜逃走。
這個事件對印度沖擊很大,開始意識到中國實力的強大,以及跟印度的差距。
也正是這個時候開始,印度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到。
繼續自我麻痹,精神勝利法,不光無法強大印度,還會讓印度更加危險,因為中國的綜合國力太強大了。
對于此,西方軍事專家直言:“印度心里非常清楚,中國已經是超級大國了”
其中,最核心的是三個方面:
一是,海軍空軍的代際優勢。
現在印度高層都承認,中國的軍工領先了印度2個左右的代際。
尤其是近10多年,中國軍工可以說爆發式發展。
空軍方面,無論是殲10,還是殲11,殲16,殲20,殲35,甚至最先進的預警機,兩款六代機,接連露面;
海軍方面,中國接連下水三艘航母戰斗群,快速解決電磁彈射,而且055大驅,076兩棲戰艦,054A護衛艦等等,可以說全面突破。
反觀印度依賴“萬國牌”武器進口,空軍主要是美國的F16、法國陣風、俄羅斯蘇-30MKI。
海軍更是俄羅斯和英國不要的破航母,軍艦更是沒有自主的生產,好不容易國產“光輝”戰斗機、國產航母卻問題頻發,連印度軍隊自己都嫌棄……
所以印度再也吹不下去了,心里清楚,中國那是超級軍事大國了。
二是,軍事黑科技的壓倒性優勢。
中國不光是海空軍的全面突破,而且現在整個軍事領域的先進科技,中國都占據主導和優勢。
無論是中國最強大的無人機產業,還是中國量產的機器狼,機器狗,激光武器,集束武器,電磁武器等等,印度都是望塵莫及。
甚至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東風17,東風21,東風26等等,形成巨大的威懾。
美防長就多次宣稱中國反艦導彈(如東風-26)可在20分鐘內摧毀美國航母。
俄羅斯軍事專家更是直言中國軍事現代化已“領先印度太多”,且差距還將持續擴大。
而且美俄均認為,若中印沖突,中國軍事科技可在極短時間內癱瘓印軍核心目標,無需進入消耗戰。
三是,產業經濟的壓倒性領先。
雖然印度將牛糞都算進了GDP,基本上能想的辦法都想了,但是印度的經濟和 產業卻跟中國的差距越來越大。
現在無論是GDP總量,還是產業力量,民用科技,中國都是印度的很多倍。
甚至中國在人工智能,芯片,機器人等核心領域,更是印度不敢想象的存在。
所以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憑借經濟產業力量,在印度洋的大規模港口布局,如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
而且在云貴高原部署的遠程導彈,直接覆蓋印度東西海岸,形成絕對戰略威懾;
而且南亞各國,都被納入中國一帶一路體系,對印度進行戰略包圍,為此印度無可奈何,也無法破解。
所以這一次跟巴基斯坦的戰爭,印度從一開始,就不敢擴大規模,西方軍事專家認為。
這就是因為印度心里清楚,中國早已是超級大國,是印度無法撼動的。
所以這也是印度在邊界地區持續保持安靜,而且對巴基斯坦也不再那么強勢的核心原因。
所以從印度這個態度變化就可以看到,所以我國還需要繼續崛起,這樣全世界都會清楚,中國是不可撼動的超級大國,任何妄想都不可能。
歡迎關注【農夫史記】,陪我的國一起逆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