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9日,中國新聞網報道,歷時近三個月,沈陽市鐵西體育場升級改造工作已進入全力沖刺階段。5月31日,鐵西體育場將迎來升級改造后的主場首秀(中甲聯賽第11輪遼寧鐵人vs石家莊功夫)。
今天,中國新聞網記者探秘改造現場,了解到場館的結構加固、智能化系統改造和內部裝修升級已基本完成,座椅安裝、草皮精找平低修剪等養護工作正在進行中。
作為沈陽市首座專業足球場和遼寧鐵人足球俱樂部的新主場,鐵西體育場對草坪品質的要求極高。據悉,體育場選用早熟禾和高羊茅混播的天然草種,這些草皮在專業草坪基地養護成坪后,已于5月4日被移植到鐵西體育場,目前正接受精找平、低修剪等精細化養護。
遼寧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第四設計所所長溫德軍介紹:“草坪配備了國際先進的加熱及噴淋技術,最大程度保留場地彈性,考慮到東北的氣候問題,還安裝了加熱系統,確保草坪在早春和晚秋都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后續,還將由專業的草坪養護團隊進行維護,讓體育場隨時都能達到舉辦職業足球比賽的場地標準。”
此次改造,力爭全方位提升鐵西體育場辦賽能力和觀賽體驗,其中智慧化專業系統的升級是重點。“我們設計團隊調研國內多個中超賽事主場,結合鐵西體育場現狀,取各家之長,精心打磨出最終的改造方案。”溫德軍介紹,“改造后,場地照明達到高清轉播標準,還搭配了高清LED顯示設備;擴聲系統性能卓越,聲壓級、均勻度達標,擴聲特性指標達到國家一級擴聲標準。此外,垂直升旗系統、標準時鐘系統、計時記分系統、影像采集回放系統、比賽設備集成管理系統、電視轉播系統、信息發布系統、視頻仲裁輔助系統等專項智能化系統一應俱全,全方位滿足中甲及中超等頂級賽事的舉辦需求。而且改造后體育場容納觀眾數量從原來的2.8萬人增加到4萬人。”
在提升硬件設施的同時,場館的精準化安防體系進一步升級。沈陽運為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負責人車翼介紹:“針對原有主體結構的損傷及基底滲水等復雜施工難題,改造團隊進行全面檢測、鑒定,采用向下深挖4米的加固方案,在短時間內成功突破難點,提升了場館的穩定性和抗震性,全力保障結構安全。”
從老工業基地到活力新城,“愛鐵西,建家鄉”的精神薪火相傳,化作推動區域發展的強大動能。鐵西區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暉表示:“5月31日,鐵西體育場將迎來升級改造后的主場首秀,專業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鐵西體育場將成為沈陽嶄新的地標性建筑,為打造‘賽事驅動型’城市新范式增添助力。未來,它還將承辦各類專業化、高品質賽事活動,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文體需求。同時借助‘一場一館’資源,與鐵西森林公園、中國工業博物館、紅梅文創園等周邊豐富的旅游資源深度聯動,打造新場景、新服務,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改造完成后,鐵西體育場不僅為足球比賽提供與國際接軌的競技平臺,更將成為沈陽振興‘三大球’的重要支點,填補沈陽打造東北亞國際中心城市的功能空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