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9日訊(記者 梁柯志 )中美關稅博弈持續發酵。此前,部分沿海省份紛紛摸底外貿企業經營情況,并出臺相關政策。那么各地以硬科技為代表的科技園區企業受影響幾何?
近日,帶著相關問題,財聯社記者對廣東部分科技、外貿企業和銀行機構進行了調研。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本次走訪的多家科技類企業基本將關稅博弈視作市場機會,其產品或解決方案的國產替代優勢有望發揮,市場潛力整體看好。基于這一背景,部分商業銀行也在加速和加大在科技金融方面的拓展和承接力度。
4月29日,廣州鼎甲科技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表示,公司產品原材料都是東南亞、荷蘭等地生產,而且目前產品不出口美國,因此受到美國加征關稅影響不大。但是,隨著中國對美進口產品加征關稅,觸發了更多的國內客戶在國產化替代方面的需求。
4月30日,興業銀行戰略客戶部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表示,今年將以園區為主陣地,創新推廣“技術流”授信審批模式,構建覆蓋科技創新鏈條、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攜手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創投機構等共建科技金融生態,促進科技創新與園區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該人士還透露,興業銀行錨定科技金融“1+20+150”總分支三級專屬經營體系規劃,即總行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分行層面劃定20家重點分行、2025年底全行將布局超過150家的科技支行。
瞄準這一賽道的商業銀行不在少數。日前,浦發銀行、齊魯銀行等機構也相繼宣布組建產品或機構進入科技園區服務科技企業。
國產替代加速帶動新的金融需求
4月29日,廣州一家半導體企業奧松電子公司負責人對財聯社表示,目前觀察,本次對等關稅對公司發展有一定正面影響,客戶群體主要是國內邁瑞醫療、比亞迪、華為和海爾、美的等一線品牌,他們對國產芯片的需求會大量增加,預計今年訂單量有望迎來顯著增長。
華福證券最新報告認為,近兩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率逐步提升。2024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0%,達1171億美元年度銷售額歷史新高,中國大陸作為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投資同比增長35%,達到496億美元。
4月29日,某股份行廣州分行負責人對財聯社表示,根據前期的調研了解,關稅戰對轄內企業客戶影響并非一刀切,大中型出口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強,受影響的主要是小微型企業。部分行業因國產化替代市場機會反而大增,同時也給銀行科技金融業務發展提供新的切入口。
事實上,2024年年報顯示,科技金融已經成為銀行2024年信貸投放的最大亮點。
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大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增幅均超20%;股份行中,2024年光大銀行科技金融貸款增長42.06%;2024年興業銀行科技金融貸款增長28%。
除一般融資服務外,興業銀行戰略客戶部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表示,科技企業尤其是國產替代急需的企業在將會顯現更好的發展勢頭。今年將升級園區金融平臺2.0版,為園區內企業特別是初創期科技企業提供更為全面的金融服務,包括政策咨詢、在線融資、行業分析、投資顧問、撮和交易等。
商業銀行激戰“科技園”?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各類產業園中,銀行網點密集程度不亞于商業核心區。同時具備政策、商務和金融便利的各類科技園區日漸成為銀行科技金融爭奪的“主陣地”。
廣州黃埔區某園區周圍銀行網點
以興業銀行為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興業銀行園區科技金融貸款余額5521億元,占比園區貸款38%,當年增量占比園區貸款60.26%。
4月29日,廣州某開發區招商部門負責人對財聯社表示,在關稅博弈背景下,園區鼓勵有能力大企業盡早自己走出去,提供更多國際化資源,同時聯合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境外金融產品和服務。
除興業銀行之外,近期浦發銀行匯聚政府部門、銀行機構、社會資本等多方力量的“園區金融服務聯盟”正式宣告成立,聯盟聚焦昌平園區企業,將通過打造緊密融合的科技金融生態圈,為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截至3月末,浦發銀行共服務科技型企業超8.75萬戶,較上年末增加1.64萬戶;科技金融貸款余額達68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25%。
此外,地方銀行也對園區金融躍躍欲試。
4月30日,齊魯銀行宣布未來三年計劃重點支持50個特色園區建設,預計帶動產業投資超百億元。通過在園區開發端推出“園區易貸”,支持標準化廠房及配套設施建設;在企業成長端,提供廠房貸、法人房產按揭、租金貸、設備購置更新授信、科研貸、科創積分貸等融資服務,匹配企業研發、擴產需求。
上述園區負責人還稱,轄內有數十家上市公司和數千家上下游科技企業。并購作為市場化的手段,是實現園區內上市公司或者是非上市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未來鼓勵公司和金融機構對接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