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寧5月9日電 (何寧)5月8日,廣西舉行“久久為功保障和改善民生”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介紹廣西防汛抗旱工作有關情況。發布會介紹,從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全區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近7成,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少,部分地區出現嚴重干旱,農村飲水和灌溉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經過積極防旱抗旱,基本實現了“大旱無大災”。
去年秋季以來,廣西出現了秋冬春連旱的罕見天氣,目前共造成14市85縣(區)238.2萬人受災,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人口累計27.4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33.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7.2億元。
面對罕見旱情,廣西強化抗旱合力,應急管理、水利、消防救援等部門落實應急抽送水7910噸。水利部門新增恢復灌溉面積5.17萬畝,改善灌溉面積約70萬畝。氣象部門組織人工增雨作業,增加降水超9億噸,影響面積約17.3萬平方公里。自治區財政、水利、農業農村、應急管理等部門積極爭取并發放抗旱救災資金共4386萬元。在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下,最大限度實現保供保灌,減少了災害損失。
發布會介紹,今年廣西極端天氣事件多發重發,區域性、季節性的旱澇災害明顯,旱澇并存、旱澇急轉的可能性大,不排除發生大洪水和持續干旱的可能。自4月下旬以來,隨著高溫和降雨天氣增多,極易出現旱澇并存、旱澇急轉的復雜局面。
廣西將持續排查整治風險隱患。對汛前防汛備汛安全大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限期整改,做到發現問題立行立改、整改銷號閉環管理,確保防洪安全。此外,廣西將堅持旱澇同防同治。嚴格執行水庫控制運用計劃,加強對水工程的運行監管和庫容管理,強化科學調度。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用水需求,加強監測預警,加強蓄水保水調度,全力保障供水安全。總之,就是要把“防”做到萬無一失,下好水旱災害防御“先手棋”,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減輕水旱災害影響和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