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正經歷1961年以來最嚴重干旱!關中陜北多地遭災,農田干涸讓人心焦。
夏糧主產區小麥缺水,不少地塊面臨絕收。
農民一年辛苦要打水漂,只能寄望改種玉米。
省廳孫廳長強調,這次旱情超過往年任何時候。中央地方緊急撥八千萬元,盼為抗旱送來"及時雨"。
可四千萬人受災的三秦大地,這點錢夠不夠用?資金層層下撥時,能否足額到村到戶成疑問。
每分錢都關系百姓生計,使用必須公開透明。商洛曾有先例,干旱讓120萬人生活受影響。當時緊急調水送進縣城,才解了燃眉之急。
如今陜西旱情范圍更廣,挑戰比以往更大。1959年大旱影響多地,產糧區損失慘重的教訓難忘?,F在農業基礎雖好,但持續干旱仍讓人心慌。
有農民說,"莊稼等雨就像娃等奶",耽擱不得。氣象預測近期無有效降雨,抗旱還得靠人努力。改種秋糧要抓緊,農技專家得趕緊下地頭。
八千萬元不是小數目,用對地方才能見實效。有人擔心錢會"在路上打轉",希望監管跟上。畢竟旱災面前,每一步都關系收成和生活。
歷史上的大旱告訴我們,團結抗旱才能渡難關。
現在各地都在行動,打井抽水不能停。
但長遠來看,水利設施還得加強,不能總靠天。
這場旱情是考驗,也是提醒重視農田水利。
農民最盼雨來,但更盼政策落到實處。八千萬元怎么花,每個環節都該讓百姓清楚。
旱災當前,唯有上下一心,才能減少損失。
你身邊的旱情咋樣?
對救災資金使用有啥想法?關注天氣變化,也關注抗旱進展,盼陜西早日度難關。以上信息供參考,具體以官方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