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體報道指出,
這位首位北美裔教宗在擔任芝加哥總教區神職及秘魯奇克拉約教區主教期間,
被指控多次對神職人員性侵未成年人的指控采取消極處理態度
受害者權益組織“神職人員虐待幸存者網絡”(SNAP)公開質疑其領導力,稱其過往行為可能縱容了教會的系統性包庇文化。
芝加哥教區的爭議
利奧十四世早年在芝加哥南郊海德公園的圣約翰·斯通修道院任職時,
曾允許被指控性侵未成年人的奧古斯丁會神父詹姆斯·雷在此居住。
盡管雷早在九年前就因類似指控被禁止從事公開牧職,但修道院距離圣托馬斯使徒天主教小學僅半街區之遙。當時教會以“嚴密監控”為由未向校方通報風險,導致雷在該地停留兩年,直至美國主教會議通過新規要求涉事神職人員遠離兒童活動區域。
此外,普羅維登茨天主高中前校長理查德·麥格拉思的丑聞也被重提。麥格拉思被指控持有未成年學生裸照并實施性侵,最終與教會達成200萬美元和解協議。受害者羅伯特·克蘭克維奇因長期心理創傷于2024年4月去世,其父親公開表示:“金錢無法彌補傷害。”SNAP指出,利奧十四世在1998年至2014年負責監管該教區期間,未能及時處理麥格拉思的違規行為。
秘魯教區的未解懸案
2014年至2023年,利奧十四世擔任秘魯奇克拉約教區主教期間,被指壓制兩起神職人員性侵案件的調查。據天主教調查媒體《支柱》披露,當地居民安娜·瑪麗亞·基斯佩與兩名妹妹指控神父埃萊烏特里奧·巴斯克斯·岡薩雷斯自2007年起實施性侵,另一名神父亦被舉報。受害者稱,教區在2022年向梵蒂岡提交的報告中有意淡化關鍵證據,導致調查因“證據不足”和“訴訟時效過期”被擱置。
盡管利奧十四世曾于2022年會見受害者并建議其向民事部門報案,但SNAP認為此舉實為推卸教會責任。值得注意的是,利奧十四世目前兼任梵蒂岡主教部負責人,該部門正負責全球范圍內主教失職案件的審查,其過往決策能力因此備受質疑。
受害者組織的持續發聲
SNAP全美副主席愛德華多·洛佩斯·德卡薩斯公開表示,該組織早在教皇選舉前已向參與投票的135名樞機主教發出警告,強調普雷沃斯特存在瀆職嫌疑。德卡薩斯本人幼年時曾遭遇公立學校教師與神父雙重虐待,但因父母語言障礙未能報案。他直言:“沉默即是罪惡,教會不應成為性侵的溫床。”盡管SNAP竭力反對其當選,但利奧十四世最終仍以“改革派”形象獲得樞機團支持。
另一方面,部分教會人士對利奧十四世寄予厚望。普羅維登茨高中現任校長約翰·梅爾凱利斯稱其“智慧且富有同理心”,而天主教媒體《十字架》編輯查爾斯·柯林斯則認為,作為美國人,新教皇可能更熟悉如何應對性侵丑聞,“尤其是在尚未建立有效監管機制的國家”。
歷史陰影與未來挑戰
利奧十四世的成長背景同樣引發關注。他出身于芝加哥南部工薪階層家庭,1982年作為新晉神父曾受約翰·保羅二世接見,此后逐步晉升。支持者視其為“平民出身的改革者”,但批評者指出,其職業生涯與多起爭議事件存在關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