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8號,新的教皇誕生了。
這位名叫羅伯特的樞機主教當選為新一任教皇,上尊號利奧十四世。這位生在美國,在秘魯工作了40年的新教皇,為什么能坐上天主教世界的最高寶座?他是誰?他做過什么?他是什么立場?對美國什么態度,對中國的關系又會有什么不同?咱們今天,就聊聊新當選的教皇。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講故事的普六茹,今天咱們看彌撒。
一、他是誰
咱們先簡單說一下教皇這個尊號的內涵。首先,這位新教皇自己有名字,叫羅伯特·普雷沃斯特,按規矩,在他當選教皇以后,會給自己挑一個尊號,他挑了利奧。這個尊號的意義,是對自己的施政綱領和價值觀的宣示。他選了利奧十四世,也就是第十四個用利奧這個名字的教皇。代表什么呢?
簡單說說利奧一世,就大概明白了。利奧一世是東羅馬的一個皇帝,有點兒像北周武帝宇文邕,最早是被權臣當傀儡立的皇帝,之后找了個機會把權臣給干掉了,最后做出了一番大事業。
羅伯特挑選利奧這個名字,就暗示了他要做這樣的一位教皇。
有一點兒像咱們中國皇帝自己選的年號,比如康熙,代表社會和諧,繁榮昌盛。
這位新教皇的當選,從很多地方都透露出天主教廷,很明顯的小心思。
咱們先簡單說一下基督教,方便理解。最早是猶太人寫出了一本《圣經》,創立了猶太教。猶太教里邊說上帝會降下一個救世主,很多年后,有一個叫耶穌的說我就是那個救世主,然后就創立了基督教,區別在于,猶太教是猶太人本民族的教,基督教是一個超越民族的信仰,只要是教徒,耶穌這個救世主都救。但是當時的羅馬朝廷覺得這就是個邪教,于是把耶穌給活活釘死了。耶穌死后很久,羅馬朝廷走了下坡路,基督教反而越來越壯大,于是朝廷為了給自己續命,把基督教任命為國教,之后的羅馬就是皇帝管世俗,基督教管思想。但隨著兩邊進一步的不平衡發展,羅馬皇帝反而要由主教任命了,主教的頭銜就變成教皇了。
然后隨著羅馬分裂,基督教也分裂了,西邊的,在中國就被稱為天主教,東邊在希臘和俄羅斯的,就被稱為東正教。
然后到了近代,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之后,各個國家都開始誕生了很多不聽天主教的新教出現,這些新教之間差異特別大,但有兩個共性,1.信上帝 2.不聽天主教的。因此這些新教在中國統稱為基督新教,也簡稱新教或基督教。
也就是說,在整個基督教文明圈里,只有一部分保守的老西歐,是完全聽天主教的。而美國,是最典型的新教國家,美國的國父們個頂個,按照教皇的立場,都是TM反賊。
知道這個背景以后,再看這位利奧十四世,就有點兒意思了。
二、他做過什么?為什么是他?
按照美國人的說法,他是美國人。實際上他是雙重國籍,還有個秘魯國籍。老爺子55年生人,跟我媽一邊大,今年70??紤]到他最近40年都在秘魯工作生活,看樣子對美國實在說不上有多親。不過川普可不管那個,一勁兒的舔,說是美國莫大的榮耀,嘿。
一個主要地盤在西歐的宗教組織,任命一名美國出生,常年在南美的教皇,教廷在動什么心思呢?
我猜有幾個點。
首先是這個人是教廷中的最大公約數。
黨中無派千奇百怪。教廷里面各位大佬,也就是各教區的一把手,樞機主教們,肯定是各有各的立場,各有各的利益。那么,選出來的教皇,大概率是在立場和利益上,跟大多數大佬們沒沖突的人。
就像剛剛駕崩的老教皇方濟各,也是南美人,這位教皇是基督教歷史上最激進的,簡單來說,老爺子除了信上帝以外,基本上就是個黨員,如果生在中國,好歹得管他叫一聲同志。他是建國以來對中國最友好的教皇,這個事兒咱們后邊單聊。
因為方濟各干的實在是不錯,因此教廷有很大概率是路徑依賴了,找了個跟老教皇一脈相承的人做新教皇。
第二,這個人一定是八面玲瓏的高手。
之前老教皇什么都好,就一點不好,身體不太好。老教皇36年生人,到今年駕崩,享年88。雖然壽數還可以,但老爺子從小身體就有點兒簍,最近幾年基本上就是吊著命活著,好多教廷內耗都沒精力解決,就只能拖著。因此,其實天主教內部撕裂挺嚴重的。而新教皇是個中間派,還是個宋江哥哥一樣的人物,無論什么出身的人,跟他都有的聊。他自己沒有必須改革的信念,也沒有死守傳統的心思,是個接地氣的人,非常符合樞機主教們“穩中求變”的需求。
咱們看看他之前表過的態吧。
他挺討厭川普和那個破鞋萬斯(vans)。他自己是一個法國、意大利和海地的混血兒,有白人、拉丁人和黑人的血統,看面相,我懷疑都不止這幾個。所以,作為一個融合民族,他大概率是很同情移民的。所以,遮遮掩掩的對川普和破鞋萬斯表達過不滿。
對LGBTQ,他表示可以接納,但不能動了教義的原則。這是我最喜歡的原則,您玩兒您的,但不能上綱上線。
他支持女性在梵蒂岡世俗部門做高官,但抵制女性充任祭司。
這就能看出來了,新教皇是個可以進步一點兒,但決不想進步太多的主兒。
三、和中國的關系
最后,咱們好好聊聊教廷和中國的關系吧。
現在的中國天主教,是從利瑪竇開始的,利瑪竇把天主教包裝成了西方的儒家,因此獲得了當時明朝一些士大夫的歡迎,最著名的就是徐光啟。徐光啟是上海人,他家那塊地方,到現在還叫徐家匯,他家在民國時期有個女婿叫宋查理,宋查理生了三個閨女一個兒子,叫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宋子文。
徐家和宋家都是基督教家庭,后來宋家分別有三個女婿,叫孔祥熙,孫中山,蔣介石。蔣介石是皈依了天主教的。
所以,在民國時期,教廷和中國的關系還說得過去,但新中國成立以后,兩邊徹底鬧掰了。
原因就一個,中國教區的樞機主教由誰任命。教廷認為,從羅馬帝國那時候起,各國國王都是我教廷任命的,樞機主教更得是我任命的了。
但新中國可不吃你這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任何境外勢力可以控制中國人,一個也不行。因此,中國的天主教由黨直接管理。因此,1951年,中國和梵蒂岡正式斷絕外交關系。
梵蒂岡還想維持自己好不容易,才在華人群體建立的影響力,于是選擇了和臺灣建交。
因此,直到改革開放之前,教廷和中國,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來的關系。
改開以后,雙方都覺得,還是應該和對方改善改善關系,掙錢嘛,不寒磣。也就是在剛駕崩的共產主義戰士,方濟各教皇的推動下,兩邊達成了一個臨時協議,基本上應用了中國的智慧:中國地區的主教,由中國提名人選,再由教廷簽字認證。兩邊各退一步,分享樞機主教的任命權,兩難自解了。其實很多爭端都是這么解決的,誰都不讓步只能打,各自讓一步,兩邊就都是朋友了。
四、我的觀點
最后再回看新教皇利奧十四,美國出生,和前教皇相似的人生軌跡,不激進不保守的中間派立場。他身上有這么多buff,是有條件處理好和中美的關系,和世界的關系的。也標志著教會的野心:沖出西歐,走向世界。
從我個人來說,是比較期待這位教皇的。咱們中國人是最有智慧的民族,在現在這么個亂七八糟的世界,維持和平就是最大的智慧。美國瘋子似的跟全世界打貿易戰。俄烏戰爭既是斯拉夫民族內戰,也是歐洲內戰。印巴就更搞笑了,要不是帶英攪屎,本來就是一家人,打什么呢?因此,在這個時候,教廷能有一個不極端的人出任教皇,對世界穩定是好事。中國現在是世界和平最大的壓艙石了,如果教廷能幫中國一把,我當然歡迎了。
還是祈禱世界和平吧。
感謝您看到這兒,麻煩您發大財的金手,給普六茹點個關注,點個贊,點個轉發吧!感謝!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