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迅速崛起,是因為沒像西方國家一樣,把全國上下的日子,都綁在一個“神”的身上?說這話的不是中國人,而是一位德國專家。
放眼全球,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宗教,美國的基督教、印度的印度教、伊朗的伊斯蘭教,那都是覆蓋全民的。但中國呢?從古到今,沒有哪個“宗教”能一家獨大的,這到底是咋回事?
一、
說起來,中國人還真是有點特別,逢年過節,大街小巷,擺攤賣財神爺、關二爺的畫像和小擺件,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家里老人也常常叮囑:“初一十五拜拜觀音,求個平安順遂。”要是遇到大病小災,老人們燒香拜佛、求個平安也是常事。
你要問中國人到底信什么?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城里的張大爺,平時喜歡去公園唱戲,初一十五去廟里燒柱香;農村的李大媽,春天求風調雨順,秋天謝土地爺;大城市里的年輕人,有空逛逛寺廟,許個心愿,倒也不真指望佛祖能賜個啥福報,更多的是求個心安。
看出來了吧?中國人沒啥固定的宗教,哪路神仙都可以拜拜,反正就是“心誠則靈”,日子過得去,就行了。這種“散漫”的宗教信仰,讓很多外國人都摸不著頭腦,德國專家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正因為中國沒有覆蓋全民的統一宗教,才給國家的發展騰出了足夠的空間。
其實這事兒也不難理解,中國人的“神”,就是日常生活里的大大小小的規矩。祖宗傳下來的禮俗、節日,吃飽穿暖的奔頭,都是中國人最信的神。
二、
要明白這事兒到底有多關鍵,咱們不妨看看國外的情況。
先說說歐洲吧,中世紀的歐洲教廷,那簡直就是一手遮天。教會不僅管著老百姓的婚喪嫁娶,就連國王也得聽教皇的話。結果怎樣?整個歐洲,幾百年發展都被教廷卡得死死的,思想不能自由,科學不能發展,伽利略因為發現地球繞著太陽轉,被教會關起來了,科學技術停滯了多少年。
不僅如此,宗教之間的戰爭也是歐洲的一大痛點,16世紀的法國,天主教和新教之間打仗整整打了三十多年,村子被燒光了,田地荒了,老百姓吃不上飯,國家元氣大傷。這仗,說到底,就是宗教勢力之間的爭斗,結果弄得國家倒退了好幾十年。
再看看中東吧,從古到今,宗教的矛盾都沒斷過。就說最近幾十年,伊朗、伊拉克這些地方,因為宗教沖突,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國家動蕩不安。為啥?宗教的權威壓過了政治,壓過了民生,老百姓的日子自然好不了。
這些慘痛的教訓說明啥呢?國家一旦被單一宗教綁架,發展就會被嚴重拖慢,社會穩定也會出大問題。反過來看中國,雖然有信仰,但沒有宗教能覆蓋所有人,國家穩定發展自然沒這些煩惱。
三、
這事兒其實要從幾千年前說起。
在西周的時候,中國就有了“敬天法祖”的傳統,這個“天”可不是一個具體的神,而是祖宗留下來的道理,做人做事要有規矩、有道德。到后來,孔夫子提出的“仁義禮智信”,說的都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不是去拜哪個具體的神。
再后來,佛教傳進了中國,道教也興起來了,但這些宗教在中國人的日子里,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托,而不是統治人們生活的唯一力量。即便是最厲害的唐朝皇帝,也只是說了一句“國家有國家的法度,宗教自由,但不可凌駕于法律之上”,就這么一句話,把宗教勢力規矩得妥妥帖帖。
到了現代,中國對宗教更是清楚,誰都能信,但不能亂來。新中國成立后,政府明確規定,信教自由,但宗教不能干涉國家大事,更不能搞極端主義。這種規矩,讓中國始終保持了政治和社會的穩定。
有人可能會問,那中國人沒有統一的宗教,精神靠啥支撐呢?其實中國人靠的,就是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讀書老人養老,小日子過踏實了,自然心里就有了信仰。這信仰,不靠神仙,靠的是老百姓自己的雙手。
德國專家的話說得明白:中國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國家沒被統一的宗教控制住。老百姓日子安穩了,國家自然就穩定了,發展也就順利了。
回頭看,幾千年來,中國人就這么踏踏實實地活著。神仙自有神仙的地方,老百姓過日子,靠的是自己。
中國能走到今天,不靠哪個神仙保佑,靠的是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和百姓勤勞的雙手。德國專家一句話,點出了大實話:中國崛起的關鍵,就是沒把日子綁在一個神上,國家和老百姓的路,才越走越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