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應邀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此前一天,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共同簽署了關于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發表了關于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關于進一步加強合作維護國際法權威的聯合聲明等。這不僅為中俄關系發展注入新動能,也彰顯了中俄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繼續為全球治理與人類進步注入建設力量的大國擔當。
有美媒注意到,習近平主席在同普京總統會談時指出,中俄將“攜手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而此刻的美國卻已退出多個聯合國機構和國際組織,并以貿易戰威脅擾亂全球市場。國際社會在二戰廢墟上建立起聯合國,目的是擺脫弱肉強食的叢林舊世界,走向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的國際新秩序,但和平與發展事業依然任重道遠。個別國家近段時間以來濫用“長臂管轄”和以意識形態劃線,或以“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之名行霸權之實,對聯合國“合則用、不合則棄”,動輒毀約退群、欠費斷供等做法,加重了國際社會的擔憂。中俄的表態,是維護聯合國核心地位和國際法權威的應有之義,代表了全球特別是廣大南方國家對公平正義的訴求。
二戰硝煙散去的80年里,世界保持了總體和平,經濟全球化讓各國乘上“發展快車”,“和平紅利”被地球上數十億人共享。但近年來,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抬頭,個別國家尤其是核武大國在其他核武器國家周邊敏感地區建立或擴大常設軍事基地、企圖將外空用于武裝對抗等,這些做法從根本上違背維持戰略平衡的基本邏輯,與平等且不可分割的安全原則背道而馳,導致當前國際體系面臨治理赤字和合法性危機。就此而言,世界期待負責任大國能肩負起穩定力量。在全球構建全面、綜合、可持續安全,也應當成為廣大愛好和平的國家攜手努力的方向。
以史為鑒,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從聯合國成立到全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國際社會逐漸認識到,某些利益集團試圖以“家法”“幫規”取代國際法、對國際規則大搞雙重標準的做法只會帶來沖突與動蕩,而平等協商、合作共贏才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正確道路。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俄共同推動成立了上海合作組織,建立了金磚國家等機制,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共同參與的多邊機制框架內進行有效協調。此外,中國已經加入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和600多項國際公約及修正案,和全球南方國家攜手邁向現代化,真正努力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惠及每個國家,讓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造福各國人民。
中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始終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致力于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長久以來,中國堅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議”,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暗虏还?,必有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多次稱贊中國為世界作出的貢獻;越來越多的國家也認識到,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關鍵力量。這正是因為我們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
80年前的勝利,不僅是軍事意義上的勝利,更是正義對邪惡、光明對黑暗的勝利。和平而非戰亂、合作而非對抗、進步而非倒退,是人類社會的永恒追求。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近代以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人們都期待迎來一個更加和平公平、美美與共的世界。時間也必將證明,唯有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共同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才能讓《聯合國憲章》序言中“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的理想照進現實。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